第22章 新剧合作的意外邀约 (第2/3页)
言护肤品,社交平台上笑容明媚,仿佛那段坚持现实题材的日子从未发生。
而今天,她带着一个信封走进他的视线。
他回到桌前,打开U盘文件夹,找到一段录音备份。那是几个月前,他在一次行业闭门会上偷录的对话片段。当时会议室禁止录音,他把手机塞在外套内袋,靠着记忆标注时间戳。有人提到“光影纪元”后期资金去向不明,制片方推给财务代理,财务代理又指向投资平台。现场一片沉默,没人追问。只有他记下了其中一个名字:“星澜文化”。
如今再看,那家公司正是“云桥投资”的资金中转站之一,而“云桥”的股东名单里,藏着一家名为“南曜咨询”的离岸实体——再往上追溯,其注册代理人曾为“恒远科技”办理过股权变更手续。
线索开始闭环。
他合上电脑,抽出书架最里侧的一本书。封面已经泛黄,书名模糊,但扉页上的字迹清晰如昨:“给那个相信裂缝终会裂开的人。”落款日期是他们合作第一部纪录片的那年冬天。那时她还在坚持拍现实题材,他说诗比影像更有力量,她笑他太理想主义,说观众需要的是看见,而不是被诗句灌输意义。他们争执过很多次,但从没真正分开过——直到《镜渊》立项失败,直到她签下那份合约,转身走入聚光灯下的另一条路。
现在他们都变了。
但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如果她是共谋者,就不会让他看到“Y.S.”这三个字母。那张纸条可以伪造,但她在说出“孩子也会受影响”时的眼神,无法伪装。那是种混杂着愧疚、恐惧与决意的目光,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正在伤害至亲时,才会流露出来。母亲才会有的恐惧,不是演技能撑出来的。
他拿起手机,新建短信界面。光标闪烁,像在等待最终决断。
指尖落下,输入:“信封我收到了。你说的合作,我想听听细节。”
发送键按下的那一刻,楼道电梯发出“叮”的一声。他没回头,也没起身,只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在隔壁门前停下。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清晰可辨,接着是门开又关的轻响。整层楼恢复安静,连空调的嗡鸣都变得遥远。
他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放在桌上,转身走向厨房。水壶刚烧开,蒸汽顶着壶盖微微震动,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他倒了一杯热水,端回书房,放在离信封最近的地方。热气缓缓升起,模糊了纸面一角,像是某种温柔的试探,又像是时间本身在悄然侵蚀证据。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他没立刻去看,而是先坐了下来,双手交叠放在桌沿,盯着那杯水。水面映着台灯的光晕,微微荡漾。三秒后,才将手机翻转过来。
是一条回复,简短直接:“明天方便吗?我在工作室等你。”
他反复读了这句话,未作回复, 然后打开日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