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 (第2/3页)
  紧接着,他在公司公众号后台起草声明。不带情绪,只列事实:第一条,所有项目均有真实合同与验收报告;第二条,用户数据经第三方审计机构季度核查;第三条,已对造谣账号取证,并向平台提交侵权投诉。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原想加一句“我们不怕黑,只怕沉默”,指尖悬在回车键上,终究删掉了。现在不是抒情的时候,也不是控诉的时候。公众需要的是证据链,不是情绪牌。
    点击发布时,时间显示22:17。
    几乎同时,手机响起。技术负责人来电:“刚接到通知,云服务商要求我们补交一份‘经营稳定性证明’,不然下周起限制API调用权限。”
    “他们也被影响了。”亚瑟说,声音平静得反常。
    “要不要先停几个非核心模块,保住主系统?”对方问。
    “不行。”亚瑟盯着屏幕,“这个时候缩水,等于变相承认有问题。保持全量运行,把最近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推上去,让公众看到反馈链。另外,把南湖街道系统的实时运行画面接入官网首页,开放部分可视化接口。”
    挂了电话,他又拨给老周。
    “帮我查一下‘迅联传媒’最近接了哪些单。”他说。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那家公司?”老周顿了顿,“专做负面舆情清洗的,反向操作也熟。你遇到事了?”
    “有人用他们的渠道放料。”
    “等我十分钟。”
    亚瑟趁空打开了企业征信查询系统。自己公司的信用评分尚未变动,但热度曲线明显攀升,风险提示栏出现了黄色预警标志。他顺手点开竞争对手恒远科技的公开信息,股价昨天下跌1.3%,而今天上午突然回升,交易量异常放大。
    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行业负面应该连带拖累整个赛道。可这次,只有他的公司被精准打击,对手反而受益。这不是市场反应,是资本博弈。
    老周回电:“查到了。迅联上周和恒远旗下的‘恒策咨询’签了品牌维护协议,金额不小,服务内容写的是‘市场声誉管理’。”
    亚瑟握紧手机,指节泛白。
    又是恒远。
    上一次是低价抢标,靠资本输血压价七成拿下滨海新区项目;这一次是舆论围剿,借第三方之手制造信任崩塌。一步步逼你退场,还不脏自己的手。
    他关掉股票页面,转而搜索“迅联传媒”关联案例。跳出几条旧闻:某初创企业融资前夕,突遭集体举报,事后发现幕后推手与其竞标对手有关;另一家AI公司发布新品当天,全网冒出大量“抄袭曝光”帖,最终查明系同行雇佣水军。
    手法如出一辙:先造势,再引爆,最后由“中立媒体”跟进报道,形成“多方验证”的假象。
    他新建文件夹,在“镜渊·线索归档”下创建子目录“舆情攻击溯源”,把截图、IP分析、资金流向图逐一归类。然后打开文档,写下:
    攻击发起时间:20:03,集中爆发;
    主要传播节点:三家新注册账号,背后指向迅联传媒;
    客户关系链:迅联受雇于恒策咨询,隶属恒远体系;
    动机推测:压制竞争者,抬高自身估值。
    写完后,他没有立即采取反击动作。他知道,现在跳出来骂街,只会让对方继续引导节奏。真正的反击,得等证据链闭合。
    邮箱叮了一声。
    一位合作方回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