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工作与情感的双重迷茫 (第2/3页)
    他走到床边,脱下外套挂好,领带松了两扣,坐到桌前。灯光照在脸上,不刺眼,却让他感觉有点干涩,眼皮沉,心更沉。他起身去厨房倒水,塑料杯接满自来水,水流撞击杯壁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喝了一口,冰凉顺着喉咙下去,激得他微微皱眉,胸口一紧。
    回来时经过洗手间,顺手看了眼镜子。镜面不大,边缘有些模糊,布满细小水雾,但他还是看清了自己的脸——眼下有青影,胡子没刮干净,右颊靠近耳根的地方冒了颗小痘,红得突兀。几天前那种眼神还在不在?他自己也说不清。那时是被一笔汇款点醒,账户余额突然多出十五万,附言栏写着“支持你一次”。没有署名,他却知道是谁。那一刻,像是有人在他快要熄火的时候递了根火柴。他连夜整理资料,重做PPT,第二天就去跑了所有流程。
    可现在火燃起来了,风也来了,怎么心里反倒空了一块?
    他瞥见桌上一个精致的小饰品,铜质的星轨模型,手工打磨,能缓慢转动,是她曾经送他的生日礼物。她说:“你看,星星再远,也有轨道可循。”后来她走了,留下这个,也留下了这句话。他没扔,也没收起来,就让它一直搁在桌角,像某种沉默的见证。
    思绪不由飘回到过去。冬天的凌晨,他们在剪辑室熬到三点,暖气坏了,她裹着大衣啃面包,一边看粗剪版一边笑:“这片子要是成了,我要在首映礼上穿红裙子。”他还记得她说这话时的样子,眼睛亮得像能点燃整个房间。
    他回到桌边,放下杯子,目光落在背包上。犹豫了一下,他拉开夹层,取出那本《春日来信》。书脊已经有些松动,封面磨损处露出了布纹底色,边角卷起,像是被翻过无数次。他没翻开,只是拿在手里,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角,动作轻缓,像怕惊扰什么。
    窗外城市还没完全安静下来,远处高架桥上有车流驶过的声音,低沉如潮汐。楼下早点摊的棚子已经收了,铁皮卷帘门哗啦落下,隔壁人家电视还开着,音量调得很低,隐约能听见新闻播报的尾音:“……空气质量良,明日气温回升……”
    他静静坐着,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书搁在腿上。手指偶尔滑过封面烫金的字迹,像是在确认它的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一辆摩托轰鸣着驶过,引擎声由远及近又迅速远去,震得窗框轻颤了一下。玻璃上的倒影晃了晃,他也眨了眨眼,像是从某种走神中抽离出来。低头看手里的书,发现书页之间似乎有一角纸片露了出来——很浅的一截,颜色比书页略深,像是被夹得太久,边缘已泛黄。
    他知道那是什么。
    没有立刻拿出来。反而把书合得更紧了些,手指压住封面,仿佛怕它自己打开。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画面:清晨阳光穿过窗帘缝隙,她赤脚走向客厅的身影,发丝垂在肩头,动作极轻,像怕惊扰什么。水壶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