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密符疑云,共破危局 (第1/3页)
太后被打入冷宫、宸妃关入天牢后的第七日,东宫终于迎来了彻底的宁静。积雪早已消融,庭院里的红梅开始凋零,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石小径上,铺成一层淡淡的粉色。凌燕坐在暖阁的窗边,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菊花茶,目光落在窗外新发的柳枝上 —— 嫩绿的芽尖透着生机,像是在预示着新的开始。
自流产后,凌燕的身体渐渐恢复,萧景珩依旧每日陪伴在她身边,为她调理身体,陪她散步。失去孩子的伤痛虽未完全消散,但在萧景珩的陪伴与呵护下,凌燕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光彩。
“燕儿,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萧景珩推开暖阁的门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他身着一身月白色锦袍,褪去了往日的凌厉,多了几分温润。
凌燕抬头望去,眼中满是好奇:“是什么?”
萧景珩走到她身边坐下,将木盒递给她:“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凌燕接过木盒,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支精致的玉簪 —— 簪身是暖白色的羊脂玉,雕刻成海棠花的形状,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簪头还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 凌燕拿起玉簪,指尖触到玉的温润,心中满是惊喜。
“前几日去御宝阁,看到这支海棠玉簪,觉得很适合你,就给你买了。” 萧景珩笑着说,伸手将玉簪接过,小心翼翼地为凌燕绾在发间,“果然很配你。”
凌燕对着铜镜望去,海棠玉簪斜插在发髻上,与她今日的粉色锦袍相得益彰,衬得她气色愈发红润。她忍不住弯起嘴角,轻声说:“谢谢你,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 萧景珩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一丝郑重,“再过五日,就是禅位大典了。父皇已经下旨,届时会将皇位正式传给我。等大典结束后,我就册封你为皇后,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萧景珩唯一的妻子。”
凌燕心中一暖,轻轻点头:“好。” 她知道,禅位大典不仅是萧景珩登基的重要时刻,也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她会做好他的皇后,与他一起守护这大好江山,守护他们的幸福。
然而,这份平静与期待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日午后,秦风匆匆赶到东宫,脸色凝重地走进暖阁,对着萧景珩躬身行礼:“殿下,出事了!宸妃在天牢里自尽了!”
“什么?” 萧景珩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满是惊讶,“怎么会自尽?天牢里的看守呢?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
“看守的侍卫说,今日午时送饭时,发现宸妃已经没了气息,身边还留着半块破碎的玉佩,像是自尽的工具。” 秦风连忙解释,声音带着一丝愧疚,“是属下失职,没有加强天牢的看守,才让宸妃有机可乘。”
凌燕坐在一旁,听到 “宸妃自尽” 的消息,心中也满是惊讶。宸妃虽然被关入天牢,但罪不至死,为何会突然自尽?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比如宸妃留下的书信或是信物?” 凌燕开口问道,语气带着一丝谨慎。她总觉得,宸妃的自尽太过突然,或许不是简单的畏罪自杀。
秦风抬头看向凌燕,点头道:“回娘娘,在宸妃的枕下发现了一张纸条,还有半块刻着奇怪纹路的木牌。属下已经带来了,请殿下和娘娘过目。”
说着,秦风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和半块巴掌大小的木牌,递到萧景珩面前。
萧景珩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带着一丝慌乱:“罪妇自知罪孽深重,不敢苟活,愿以死谢罪。然心中尚有一事未了,望殿下明察 —— 盐场之秘,关乎江山安危,切勿轻信他人。”
“盐场之秘?” 萧景珩皱起眉头,眼中满是疑惑,“我们之前查盐场账本时,只发现宸妃母家与盐商勾结,贪污盐税,并未发现其他异常。难道这里面还有更深的秘密?”
凌燕接过萧景珩手中的纸条,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她想起之前在江南查盐场账本时的情景,宸妃母家的盐场账目混乱,确实存在贪污的痕迹,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宸妃口中的 “盐场之秘”,到底是什么?
“殿下,娘娘,您看这半块木牌。” 秦风将手中的木牌递过来,“上面刻着奇怪的纹路,像是某种符号,属下从未见过。”
萧景珩接过木牌,凌燕也凑过去细看。那是一块深色的桃木牌,边缘有些磨损,显然已经用了很久;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图案,像是随意刻画的线条,却又透着一丝规律。
“这纹路……” 凌燕看着木牌上的纹路,心中忽然闪过一丝熟悉的感觉,像是在哪里见过。她皱起眉头,努力回忆着,脑海中闪过江南盐场账本上的印记 —— 当时她在一本旧账本的扉页上,见过类似的纹路,只是当时以为是账本的标记,没有在意。
“我好像在江南的盐场账本上见过类似的纹路!” 凌燕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当时我查宸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