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寿宴风波藏机锋,执手同心定乾坤 (第1/3页)
五皇子被打入天牢的第三日,宫里传来消息 —— 太后六十大寿将至,皇帝下旨邀请京中勋贵世家前往慈宁宫赴宴,永宁侯府作为近期立功的家族,需凌燕携凌轩一同出席。
凌燕接到旨意时,正在庭院中教凌轩练剑。少年身着青色劲装,手持木剑,招式虽略显生涩,却已有几分凌厉。听到宫女宣读的旨意,凌轩停下动作,抬头看向凌燕:“姐姐,太后的寿宴,我们一定要去吗?我听说太后最疼五皇子,会不会因为五皇子的事为难我们?”
凌燕放下手中的剑鞘,轻轻擦拭着凌轩额头的汗水,语气温和却坚定:“轩儿别怕,有姐姐在,没人能为难我们。太后寿宴是皇家盛典,我们身为侯府子女,不能缺席。而且,此次寿宴或许不只是庆寿那么简单,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看看朝堂上的人心动向。”
青黛从屋内走出,手中捧着一件石榴红的蹙金绣袄裙,轻声道:“小姐,这是张嬷嬷刚做好的新衣服,您穿这件去寿宴,既显喜庆,又不失郡主的端庄。凌小公子的衣服也准备好了,是一件宝蓝色的锦袍,衬得小公子越发精神。”
凌燕接过袄裙,指尖拂过上面精致的缠枝莲纹样,心中却隐隐不安。太后向来偏袒五皇子,如今五皇子被囚,太后定然对她和萧景珩心存不满,寿宴之上,恐怕会借机发难。她对青黛道:“你去库房取两支成色最好的东珠,再备一盒上好的胭脂,作为给太后的寿礼。另外,让护卫队的人提前去慈宁宫附近探查,确保寿宴当天的安全。”
寿宴当日,侯府的马车缓缓驶入皇宫。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红色的绸缎挂满廊柱,宫灯上绘着 “福寿康宁” 的字样,一派喜庆景象。宫门外,勋贵世家的马车络绎不绝,各家公子小姐身着华服,手持贺礼,依次走进宫去。
凌燕牵着凌轩的手,刚走到宫门口,就看到萧景珩身着暗红色的亲王蟒袍,站在不远处的白玉栏杆旁,身边跟着秦风。见到凌燕,萧景珩快步走来,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关切:“今日寿宴,太后或许会借机刁难,你凡事小心,若是遇到麻烦,立刻找我。”
“多谢殿下关心,我会注意的。” 凌燕屈膝行礼,“殿下也要多加防范,太后毕竟是长辈,若是当众发难,殿下若是应对不当,恐会落下‘不孝’的名声。”
萧景珩点点头,目光转向凌轩,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轩儿今日很精神,待会儿在寿宴上,可不要怯场。”
凌轩仰起头,认真地说:“七皇子殿下放心,我不会怯场的!我会保护好姐姐!”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正想再说些什么,宫內传来太监的唱喏声:“太后娘娘驾到 ——”
众人立刻整理衣袍,朝着宫內望去。只见太后身着明黄色的绣凤礼服,头戴赤金镶珠凤冠,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宫殿。她面色威严,目光扫过众人,在凌燕和萧景珩身上停顿片刻,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意。
寿宴在慈宁宫的大殿内举行,殿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上面摆满了山珍海味,殿两侧的乐师演奏着喜庆的乐曲,宫女们穿梭其间,为宾客斟酒。皇帝和皇后坐在主位上,太后坐在皇帝左侧,神色虽带着笑意,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酒过三巡,太后放下酒杯,目光落在凌燕身上,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凌郡主,哀家听说,你近日在朝堂上很是活跃,不仅帮靖王洗清了冤屈,还让五皇子身陷囹圄,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凌燕心中一凛,知道太后开始发难了。她起身离席,屈膝行礼:“太后娘娘谬赞。臣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五皇子殿下犯下过错,皆是他咎由自取,与臣女无关。”
“咎由自取?” 太后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地看着凌燕,“哀家听说,五皇子与靖王的矛盾,皆是因你而起。若不是你在中间挑拨离间,他们兄弟二人怎会反目成仇?你一个女子,不好好待在侯府相夫教子,反而频繁插手朝堂之事,甚至干预皇家子嗣之争,是不是有些越界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看向凌燕,神色各异。凌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