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凌燕归凰:侯府嫡女重生录 > 第三章旧院寻遗证,玉佩露端倪

第三章旧院寻遗证,玉佩露端倪

    第三章旧院寻遗证,玉佩露端倪 (第1/3页)

    辰时的阳光斜斜地越过院墙,落在永宁侯府东侧的 “静云院” 门口。这处院落自凌燕生母苏氏病逝后,便鲜少有人踏足,朱红色的院门漆皮已有些剥落,门楣上 “静云院” 三个字的描金也褪得只剩淡淡的黄痕,风一吹,院角的老槐树叶子簌簌作响,竟透着几分萧索。

    “小姐,要不要让下人先打扫半个时辰再进去?” 青黛扶着凌燕的胳膊,看着院门口堆积的落叶,眉头微蹙。她还记得,当年苏夫人在世时,这静云院每日都打扫得一尘不染,窗台上总摆着苏夫人亲手种的茉莉,如今却只剩满院荒草,连石板路上都长了层薄薄的青苔。

    凌燕摇摇头,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门环,门环上雕刻的缠枝莲纹样已被岁月磨得模糊。“不用,我们自己进去。” 她的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目光扫过院内 —— 正屋的门窗紧闭,西厢房的窗纸破了个洞,阳光从洞里漏进去,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原主的记忆里,这静云院是她童年最温暖的地方,生母苏氏会在窗边教她读书,在月下给她讲诗词,可自从苏氏病逝,柳氏入主内宅,这处院落就被 “封存” 了,美其名曰 “保留夫人遗物”,实则是怕有人从中找出对她不利的东西。

    青黛上前推开院门,“吱呀” 一声,老旧的门轴发出刺耳的声响,惊得院角的麻雀扑棱棱飞走。凌燕迈步走进院内,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滑,她小心翼翼地走着,目光落在正屋的门上 —— 那把铜锁已经生了锈,锁孔里塞着些灰尘。

    “青黛,把锁打开。” 凌燕说。

    青黛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串钥匙,这是当年苏夫人交给她保管的,柳氏几次想索要,都被她以 “夫人遗命” 挡了回去。她挑出一把刻着 “静” 字的铜钥匙,插进锁孔,用力拧了几下,铜锁才 “咔嗒” 一声打开,落下一层锈屑。

    推开正屋的门,一股混合着檀香、霉味和旧纸的气息扑面而来,凌燕下意识地抬手挡了挡,待灰尘散去,才看清屋内的景象 —— 正屋的陈设还保持着苏氏生前的样子:靠北墙摆着一张梨花木的拔步床,床上的锦被叠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窗边是一张梳妆台,台上放着一个螺钿妆盒,盒盖敞开着,里面还残留着几支褪色的银簪;东墙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书脊大多泛黄,有的书页已经卷边。

    “小姐,您坐这儿歇会儿,奴婢先把灰尘扫扫。” 青黛搬来一张椅子,用帕子擦了又擦,才让凌燕坐下。她拿起墙角的扫帚,轻轻扫着地上的灰尘,动作格外轻柔,像是怕惊扰了这满院的沉寂。

    凌燕没有坐下,而是走到书架前,指尖拂过一排排书籍。这些书大多是苏氏的藏书,有《诗经》《楚辞》,还有些医书和算经 —— 原主的记忆里,生母不仅饱读诗书,还懂些医术,当年府里下人生病,她常会亲自开方。凌燕抽出一本《千金方》,翻开泛黄的书页,里面夹着一张浅粉色的笺纸,上面是苏氏娟秀的字迹,写着几句药方注解,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梅花印记。

    “这是夫人当年给老管家的孙子开的退烧药方。” 青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怀念,“那年冬天风寒盛行,府里好多人都病了,夫人连着熬了三夜的药,才把大家的病治好。”

    凌燕捏着那张笺纸,指尖传来纸页的粗糙质感,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 她虽是穿越而来,却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生母,竟生出几分真切的敬重。苏氏温柔却不软弱,聪慧却不张扬,这样的女子,真的会像柳氏说的那样,“偶感风寒,缠绵病榻而亡” 吗?

    她把笺纸夹回书中,放回书架,目光转向梳妆台旁的那只梨花木衣柜。原主的记忆里,生母的嫁妆大多存放在这衣柜的暗格里。凌燕走过去,轻轻拉开衣柜门,里面挂着几件苏氏生前穿的襦裙,布料已经有些陈旧,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她伸手在衣柜内侧摸索,指尖触到一块松动的木板 —— 果然有暗格。

    青黛见状,连忙放下扫帚走过来,帮着凌燕把木板撬开。暗格不大,里面铺着一层防潮的油纸,油纸上放着一个暗红色的漆盒。凌燕小心翼翼地把漆盒拿出来,放在梳妆台上,打开盒盖 —— 里面整齐地叠着几本账本,还有一个锦缎小包裹。

    “这是夫人的嫁妆账本!” 青黛眼睛一亮,“当年夫人嫁进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