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8章 成功加入党员 (第2/3页)
老张,也没找那位李科员,而是找了一个还有两年退休、平时与世无争的老大姐王姐。
“王姐,打扰您一下,处里想了解下咱们科内部对下一步工作的一些想法。”林卫国换了个模糊的说法。
王姐摘下老花镜,看了看林卫国,叹口气:“卫国啊,按理说我不该多嘴。不过看你年轻人踏实,就跟你说两句。老张呢,管仓库是一把好手,笔笔账目清楚,但开拓精神差了点。”
“小李呢,有想法,跟上面关系也处得不错,就是有时候不太顾及老同志的感受,底下人有点怨言。”
顿了顿,王姐声音低了些:“要我说啊,这位置,最好来个能平衡各方关系的。后勤这摊子,杂,人心不稳可不行。”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林卫国把正在记的笔记本合上,真诚谢道:“谢谢王姐指点,我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国都是这样不显山不露水地进行着摸底。
他严格遵守着只记录、不表态、不传话的原则,记录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但回到办公室,跟吴科长汇报时,也只提炼一些共性的、相对中性的看法。
陈处长期间碰到他一次,只问了句“进展如何”,听林卫国说“还在按计划了解情况”,便点点头没再多问。
这天下午,林卫国终于决定开始约谈各科室科长。
这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生产计划科的王科长打着官腔:“后勤保障是基础嘛,人选问题,处里决定,我们都支持。”说了等于没说。
技术科的孙科长更直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没意见。”直接把皮球踢了回来。
安全科的刘科长倒是多说了两句,但重点放在后勤科需要加强安全物资管理上,对人选问题含糊其辞。
一圈谈下来,林卫国身心俱疲。
这些老科长,一个个都是人精,想从他们嘴里掏出点实质性倾向,难。
林卫国整理着厚厚一沓谈话记录,准备形成最终报告。
正揉着发酸的手腕,吴科长走了过来,递给他一个牛皮纸信封。
“卫国,你的入党申请,组织部那边批复了。通知你明天下午去参加预备党员谈话。”
林卫国精神一振,接过信封:“谢谢科长!”
打开一看,果然是正式通知,地点在局机关党委办公室。
第二天下午,林卫国特意换了一身干净的铁路制服,提前十五分钟来到党委办公室门外等候。
和他一起等候的还有另外两个其他处室的年轻人,互相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