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5章 秦淮茹的绝境 (第1/3页)
傻柱被当众放倒,在四合院激起的波澜比贾张氏被挨打还大。
连着好几天,院里都安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贾家没了声响,傻柱也开始消停,除了上下班和给秦淮茹带盒饭外,基本就闷在自己屋里,偶尔传出叮叮当当摆弄厨具的声音,眼神阴沉了许多。
这段时间林卫国则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局运输处的工作上。
那份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稿他反复修改,结合自己跑车的见闻和后世的一些安全管理理念,写得颇为扎实。
周一上午,运输处召开处务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正处长要去局里开会外,运输处的陈副处长、几个科室的负责人和一些科员都到了,林卫国作为特别实习人员,也被列坐在了靠门的位置。
陈副处长主持会议,会议按流程开始进行,各科室汇报工作,讨论几个常规议题。
气氛有些沉闷,直到陈处长敲了敲桌子才停止。
“下面,让综合科的林卫国同志,谈一下他对落实局里安全生产通知的一些想法。”陈处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林卫国身上。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林卫国集中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意外。
林卫国也不怯场,直站起身,走到前面一块小黑板旁,拿起粉笔。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切入主题。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好。我认为,落实安全生产,不能停留在发文件、喊口号上,关键要抓住‘人’和‘现场’两个核心。”林卫国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人”和“现场”两个词。
“先说人。一线职工是安全的基础。但目前的安全培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我建议,改变培训方式。”
“多用事故案例图片、示意图,甚至可以考虑找老工人现场说法,讲他们亲身经历的危险瞬间和处置经验。要让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两个字,不是写在纸上的,是系着命的!”
下面有人开始微微点头。
“其次是现场管理。”林卫国继续道,“我们现在很多安全检查,是‘通知式’检查,提前打招呼,下面做好准备,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实情况。”停顿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