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结业获得运输处借调 (第2/3页)
和局里几位干部组成考评组,陈处长也在其中。
    轮到林卫国这一组,进去后依次回答问题。
    问题不限于书本,更多是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处理思路。
    前面几个学员回答得中规中矩。
    轮到赵大刚时,他明显有些紧张,回答问题磕磕巴巴,而且在讲行车中遇到故障怎么处理时,也含糊不清,被陈处长追问了两句,就露了怯,脸涨得通红。
    轮到林卫国,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考评组。
    “假设你在列车上发现一名旅客行为异常,疑似携带危险品,但对方拒不配合检查,周围旅客开始围观起哄,你会如何处理?”一位老师提问。
    林卫国略一思索,条理清晰地回答:“首先,我会立即通知乘警和列车长,同时用对讲机或其他方式让同事支援,控制现场,隔离该旅客与其他旅客,避免发生拥挤踩踏或刺激对方。”
    “其次,我会用尽量平和但坚定的语气向该旅客说明规定和危害,争取其配合。”
    “如果无效,则在乘警到达后,协助乘警果断采取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性警械。整个过程必须严格依照规章,并注意保护其他旅客安全。”
    林卫国不仅说了步骤,还点出了关键点和法律依据。
    陈处长微微颔首,接着问:“如果处理完后,有旅客质疑你执法过当,在报纸上……嗯,在公共场合散布对你不利的言论,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有点超纲,带着点未来思维的影子。
    其他学员都愣了一下。
    林卫国却心里一动,这陈处长有点意思。
    沉思了一下,他继续沉稳答道:“第一,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的处理符合程序。第二,主动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情经过,备齐证据。”
    “第三,如果谣言造成较大影响,会考虑通过组织澄清,或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和铁路声誉。我相信组织会公正处理。”
    林卫国不卑不亢的回答,既有原则,又懂得借助组织力量,对比其他人,显然回答更漂亮。
    陈处长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