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钻头的新生 (第3/3页)
外卡钻、起钻更换的频率显著降低,综合钻探效率提升更为惊人!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油田,随后传到了石油部。
    几天后,一份盖着石油部大红印章的感谢信,被专人送到了“盘古计划”领导小组和李副部长、赵四的案头。
    信中用热情洋溢的语言,高度赞扬了“盘古计划”为解决油田钻探关键难题做出的巨大贡献。
    称这台专用磨床和它带来的高精度轴承是“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石油生产的压力,并诚挚希望在未来能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李副部长拿着感谢信,笑得合不拢嘴,亲自到车间找到正在查看五轴平台进展的赵四。
    “小赵!看看!石油部的感谢信!你们又立了一大功啊!”
    李副部长把信拍在赵四手里,“这下好了,咱们‘盘古计划’的名声,算是从工厂打到油田,打到能源战线上了!”
    赵四快速浏览了一下信的内容,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高兴的不是又造出了一台床子,而是母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工业母机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像种子一样,在不同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结出各不相同的果实。
    这次在石油领域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火种分发”战略的正确性和巨大潜力。
    他放下感谢信,目光转向车间角落里那台还在不断调试的五轴实验平台。
    解决钻头轴承只是一个小试牛刀,更艰巨的挑战,比如信中隐约提到的未来深层油气开采对钻具的更高要求。
    更进一步,在航空、舰船等领域对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都还需要这台更先进的“母机”去攻克。
    她比不上未来更加精致的母机,却像这个时代的母亲一样,一身破破烂烂,但是顽强的撑着这个家。
    “部长,石油部那边算是初步见效了。我们自己的任务,还得抓紧。”
    赵四指了指五轴平台,“下一步,该让它真正‘活’起来了。”
    车间的另一头,传来了工人们调试设备的声响,新的战斗即将开始。
    而“盘古计划”带来的改变,正以油田钻头为起点,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扩散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