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材料学的呼应 (第2/3页)
化为一份技术建议提纲。
    他重点描述了“真空镀膜”、“表面硬化”、“超薄耐磨层”等核心概念和预期的效果,避开了当前难以实现的复杂参数。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这份提纲找到了“盘古计划”下属材料攻关组的负责人,是位姓陈的老专家。
    “陈工,看看这个。”赵四将提纲递过去,“我们下一步要啃硬骨头,遇到刀具扛不住的问题。”
    “我琢磨着,能不能在刀具表面做文章,给它穿一层‘盔甲’?”
    陈工戴上老花镜,认真审视着提纲。
    起初面露疑色,随着阅读的深入,眉头逐渐舒展,手指不自觉地在纸上轻点:“真空环境、反应沉积、此思路……甚妙啊!”
    “跳出了我们一直纠结于改进合金的固有思维!此乃四两拨千斤之法!”
    他这才意识到赵四还站在一旁,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着光:
    “赵组长,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总能冒出这些奇思妙想!”
    “这东西原理上完全说得通!虽然实现起来难度不小,需要真空炉、气源控制,但方向绝对正确!”
    “比我们闷头搞新合金配方,见效可能快得多!”
    “那就麻烦陈工你们组,牵头论证一下这个方向。”
    赵四看到陈工的反应,心里有了底,“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搞起,摸索工艺。”
    需要协调什么资源,直接打我报告。”
    “没问题!”
    陈工兴奋地卷起那份提纲,“我马上组织人手,先调研一下国内相关单位有没有真空镀膜的基础,尽快拿出个可行性方案来!”
    材料组迅速行动起来。
    陈工凭借多年的人脉,很快打听到中科院某研究所和上海某灯具厂在真空技术方面有些基础。
    虽然可能和最初用途完全不同,有种找医生找了一个兽医,但是完全不影响他。
    他立刻派人联系,寻求合作。
    几天后,陈工兴冲冲地来找赵四汇报进展。
    “赵组长,有门儿!”
    陈工摊开几张草图和简单的设备清单。
    “中科院那边有一种用于材料研究的真空炉,我们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