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深入 (第2/3页)
当晚,三人用固体酒精炉悄悄热了两听罐头,就着玉米饭,美美地吃了一顿。久违的油腥和肉香,极大地缓解了身体的疲惫和肠胃的抗议。
赵四又把剩下的罐头和白糖分出一部分,让王永革悄悄给配合他们工作最辛苦的两位厂里老师傅送去,只说是一点心意。
老师傅们推辞不过,收下后,眼神里明显多了几分亲近和感激。在这物资极度匮乏的山沟里,这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什么空话都管用。
第三天下午,理化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终于出来了。负责送样的技术员几乎是跑着冲进临时办公室的,手里挥舞着报告单,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出来了!结果出来了!高温持久性能提升百分之三十五!抗蠕变性能超过设计指标百分之二十!微观组织均匀,晶界脆化相基本消除!成功了!完全成功了!”
消息像一阵风,瞬间传遍了整个红星机械厂。罗厂长拿着检测报告,手都有些发抖,眼眶微微发红,连说了三个“好!”字。
厂里那些原本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技术人员,此刻再看赵四他们的眼神,彻底变成了敬佩和信服。那几公斤神奇的“铪剂”和立竿见影的试验结果,征服了所有人。
初步的成功,让厂里的配合度达到了顶峰。罗厂长立刻打报告给三线指挥部和部里,汇报这一重大突破,并请求尽快安排批量试生产。
忙完这些,赵四才想起,自从进山后,还没给苏婉清写过信。山沟里通信不便,寄信要托人去几十里外的镇上邮局。
他铺开信纸,想了想,没有提及工作的具体困难和取得的突破(这涉及保密),只简单写了些山区的见闻,说工作进展顺利,让大家不要担心,嘱咐她照顾好自己,代他向父母问好。
他将信折好,又附上几张全国粮票,托第二天要去镇上的厂办干事捎去邮寄。
批量化试生产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但就在这当口,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试生产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陶瓷涂层材料,用于浇铸时的保温隔热,这种材料厂里库存见底,而原供应商因为运输困难,短期内无法供货。没有这种涂层,批量生产的质量和成品率无法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