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幸不辱命 (第3/3页)
系存在的脆弱性‘短板’。”
他引入了“木桶效应”的概念:“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就像一只木桶,它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几块木板。”
“比如几样先进的武器设计,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可能就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一个密封圈,或者一种基础材料的纯度。”
“Б-**-**雷达系统再先进,一旦磁控管这根‘短板’出了问题,整个战略节点就会陷入瘫痪。”
“这次我们侥幸堵住了漏洞,但谁能保证,下次不会在轴承、芯片、特种钢材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基础环节上,出现新的、更致命的‘短板’?”
“如果缺乏系统性的预防和提升,同等级别的危机必然重演,甚至更烈!”
会场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被这清醒而尖锐的分析所触动,庆功的喜悦被沉重的思考所取代。
赵四目光扫过周主任、张副局长和与会领导,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构想:“因此,我郑重建议,以此次事件为转折点,在我们革新办下设成立一个‘重点装备可靠性攻关小组’。”
“这个小组的核心使命,不是被动地四处救火,而是主动地、系统性地梳理国家重大装备的供应链和核心技术环节,识别潜在的可靠性瓶颈和‘短板’风险。”
“继而联合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开展前瞻性的基础材料研究、核心工艺攻关、极限测试验证,目标是逐步地、坚定地,把我们工业木桶上那些可能漏水的‘短板’,一块一块地补长、加固!”
话音落下,会场先是短暂的沉寂,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不再仅仅是为一次成功的抢险,更是为这份超越个人荣辱、直指国家工业根基的远见和魄力。
周主任激动地站起身:“好!说得太好了!赵四同志的这个建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我完全赞同,并将立即形成正式报告,向部党组极力推荐!”
张副局长沉吟片刻,也缓缓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赞许:“思路清晰,切中要害。确实…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
庆功会的气氛悄然转变,成为了一个关乎未来工业发展方向的战略研讨会。
赵四凭借一场力挽狂澜的胜利,不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更成功地将“系统性提升基础工业可靠性”这一宏大而紧迫的议题,有力地推到了决策层的面前。
他的舞台和使命,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