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未来的重量 (第3/3页)
。档案室里寂静无声,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
他必须找到一个绝对稳妥、能完全融入他现有行为和身份的方式,将这份预警,尤其是那几条关键的解决思路,以一种合理且可信的方式,提前传递出去。
时间不等人。危机正在倒计时。
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盘算着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源、所有人脉。革新办…周主任…王工…甚至…那位看他不顺眼的马工?不,马工绝不会相信他。
或许…不需要直接点明预警?而是以一种技术推演或前瞻性课题研究的名义,在问题尚未大规模爆发前,就恰好地提出相关的技术攻关方向?
比如,利用革新办整合全国技术难题的职能,主动向相关领域的研究所或工厂,发出一种“基于现有技术趋势的潜在风险调研”或“征集前瞻性解决方案”?
或者,借助编写手册需要调研的名义,联系相关的军工配套厂,在无意中了解到他们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细微工艺波动,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对材料提纯或烧结工艺的某些不成熟的想法?
每一个念头升起,又迅速被他自己以各种理由质疑或推翻。这像是在雷区跳舞,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无误,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留下任何可能牵连自身的痕迹。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案,更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剧本。
赵四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重新睁开眼,目光扫过眼前浩如烟海的陈旧档案。
这里,或许就是最好的舞台。
他站起身,目光变得锐利而专注,开始有目的地在档案架上搜寻起来。
他需要找到一些与电子管、阴极材料、真空器件,甚至更宽泛的材料热处理、粉末冶金相关的零星报告。
不需要多深入,只需要一些边缘的、未被重视的线索,作为他下一步行动的引子和素材。
他的手在成堆的文件中快速而仔细地翻检,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将系统赋予的未来碎片与眼前尘封的过去痕迹进行比对、勾连,试图编织出一条能够通向未来的、坚实而隐蔽的桥梁。
档案室的寂静被细微的纸张摩擦声打破,一场无声的、与时间赛跑的博弈,已然展开。
同样,一场被动与主动地参与国家建设的观念,也在赵四的心中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