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艾灸与机油 (第3/3页)
是,写得再详细,下面厂里的老师傅忙起来未必有工夫细看,青工又可能看不懂。”
“我就想着,能不能多配图,用流程图,语言再口语化些。你们那图示的法子好!”
两人就着“如何让好东西真正用起来”这个话题,越聊越深入。
从技术手册的编排体例,聊到医院健康宣教单的设计;从厂里老师傅的接受习惯,聊到病房里病人的理解能力;从润滑油的简易调配口诀,聊到艾灸穴位的记忆歌诀。
他们一个是钻研钢铁机器的工程师,一个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医生,领域迥异,却在“务实”与“推广”这两个词上找到了奇妙的共鸣。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地应对着眼前的困难,都想把那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老经验”传承下去,惠及更多人。
阳光渐渐挪移,透过光秃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风吹过,带着寒意,但两人并肩走着,聊着,似乎都不觉得冷。
“有时候想想,也挺难。”赵四望着远处办公楼的方向,声音低沉了些,“上面一个想法,落到下面,千差万别。光是统一认识,就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更别说还有资源、条件这些硬约束,难啊。”
苏婉清默然片刻,轻声道:“是啊,医院也一样。都知道营养支持重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总不能干等着。能做一点,是一点。就像你编手册,就像我们搞艾灸,总得有人先去试试。”
她转过头看他,目光清澈而坚定:“我觉得,你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坚持下去,肯定能帮到很多人。”
赵四心中一动,一股暖流淌过。他很少听到这样直接而肯定的鼓励,尤其是在这条刚刚起步、前途未卜的路上。
“谢谢你,苏医生。”他看着她,语气郑重,“你们做的,也一样。都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情。”
苏婉清微微低下头,脸颊有些发热,小声道:“叫我婉清就好。”
“好,婉清。”赵四从善如流,嘴角微微上扬,“那你以后也别叫我赵明同志了,就叫赵四吧,家里人都这么叫。”
“嗯,赵四。”苏婉清轻声重复了一遍,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某种无形的距离感在共同的志趣和相互的鼓励中悄然消融。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看看天色,苏婉清该回去了。赵四送她到大院门口的车站。
等车的时候,两人都没再多说什么,一种平静而默契的气氛环绕着他们。
公交车缓缓驶来,苏婉清上了车,隔着车窗朝他挥了挥手。
赵四站在站牌下,看着车子远去,直到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