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 第73章 革新与守旧

第73章 革新与守旧

    第73章 革新与守旧 (第2/3页)

问道:“赵工,你提到的电渣渣系微调,理论上可行。”

    “但生产上调整渣系成分牵一发动全身,炉况稳定性、电极消耗、综合成本都需要重新评估…这方面,你们有更具体的实验数据或理论计算支撑吗?”

    赵四从容应答:“根据热力学计算和少量文献报道,CaO含量提升至15-18%左右,MgO引入3-5%,在保证流动性和导电性的前提下,对高熔点夹杂物的溶解能力确有提升潜力。”

    “当然,这需要贵厂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验证,我们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失效件夹杂物成分分析数据作为参考。”

    问答环节变得热烈起来。几家钢厂的技术人员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赵四一一解答,引数据、摆事实、讲道理,既不过分超前,又总能切中要害。

    王永革和陈继业在一旁帮忙递资料、翻图表,配合默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态度。

    就在讨论渐入佳境时,一位来自大钢、头发花白、资历颇深的老工程师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他姓严,是业内公认的权威,但也以保守著称。

    “赵明同志的汇报,很精彩,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严工开口先肯定了一句,但语气随即一转。

    “但是,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可我们搞技术,尤其搞大规模钢铁生产的,更要讲究个‘稳’字当头。”

    他环视一周,慢条斯理地说:“电渣渣系用了多少年了?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验证的!轻压下技术参数也是反复摸索出来的!说改就改?谈何容易!”

    “一旦调整失败,一炉钢水报废就是几十上百吨的损失!耽误的生产进度谁负责?现在的生产任务有多重,在座的都清楚!我们不能拿国家财产和生产任务去冒进!”

    他看向赵四,语气带着长辈式的教诲:“小赵同志,你的思路很活跃,但有些想法,是不是有点…步子迈得太大了?”

    “咱们是不是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