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刀刀见血 (第2/3页)
:“赵组长,你看,这就是现状。我们试过调整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换过淬火油甚至试过水基淬火液,效果都不理想,要么硬度不够,要么变形更厉害。真是没辙了。”
赵四没说话,走上前,仔细查看报废模具的变形情况,用手触摸变形部位,又查看了旁边的热处理炉、吊装夹具、淬火槽等设备。
王永革和陈继业也分头行动,一个去查测温记录和工艺卡片,一个去检查淬火介质的循环和搅拌装置。
刘科长和其他洛拖的技术员跟在后面,看着赵四专注检查却迟迟不语,有些人脸上已经露出了失望和果然如此的表情,交头接耳起来。
“刘科长,”赵四忽然开口,指着一处变形最严重的区域,“模具进炉前的预热是否充分?我看炉温记录,升温速率似乎偏快。大型模具心表温差过大,热应力是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热…是按规程走的啊。”刘科长怔了一下,皱眉回想:“升温速率…好像是比苏联标准稍微快了点,也是为了赶生产进度,以前也这么干过啊…”
“淬火时,模具的吊挂方式和入油方向是否一致?”赵四又指向淬火槽旁的吊具。
“我看这几套模具的吊挂点似乎不尽相同,入油时也有的是水平放入,有的是倾斜放入。这会导致冷却不均,产生巨大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叠加。”
“这…”刘科长额角见汗了,“吊挂方式…确实没太统一,工人们怎么顺手怎么来…入油方向…好像是有区别…”
赵四走到淬火槽边,看了看搅拌机的叶片:“淬火油的搅拌速率和流向是否稳定均匀?我看这叶片有磨损,可能导致槽内油流紊乱,冷却强度不一致。”
“搅拌机…是老设备了,确实有时好时坏…”刘科长的声音有点发虚了。
赵四又拿起一套新模具的图纸看了看:“模具结构上,这些厚薄悬殊的区域过渡是否做了优化?尖角、薄壁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淬火时更是危险区域。原苏联设计未必完全合理。”
一连串的问题,个个切中要害,直指可能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刘科长和周围洛拖技术员的脸色渐渐变了。从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