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于危机中育新机 (第3/3页)
政治声望和威信,远比按部就班地推动几个项目、实现几个点的GDP增长,要来得更直接,也更震撼。
毕竟,解决重大危机的能力和经验,同样是执政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更重要的是,重大危机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将所有掩盖在平静水面下的问题、矛盾和利益纠葛,都毫不留情地掀个底朝天。
在平日里,任何深刻的改革都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面临巨大、无形的阻力。
陈捷很清楚,他已经挡了很多本地宗族利益体发财的路,只是他们忌惮自己的中央背景,哪怕心中有怨气,也不敢明面上跟自己对着干。
他们的想法,就是熬,熬过陈捷的两年任职期,换上一个来头没那么大的新镇长后,再卷土重来。
所以陈捷和他们现在暂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这种平衡是很脆弱的,一旦陈捷想要推行任何更加深入的改革或者措施,就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无所不在的软抵抗,比如敷衍执行、过度执行等等。
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那些早已习惯了旧规则的官僚惯性,都会成为他改革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在危机面前,一切都会不同。
当旧模式被证明已经失灵,当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与迷茫,变革阻力便会降至最低。
此刻,任何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方案,无论它在过去看起来多么激进、多么理想化,都会被视作唯一的救命稻草,被大部分人毫不犹豫地接受和拥护。
这,便是破后而立的真谛。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仅仅是陈捷写在考卷上的答案,更是他用于实践的理论武器。
他要利用这次危机,打破安宜原有的利益格局,推进自己的改革措施。
“蒋镇长,”陈捷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文件,递给了蒋海山,“你先看看这个。”
蒋海山疑惑地接过文件,目光落在封面上,微微一愣。
《安宜镇重点制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初稿)》。
蒋海山快速看了一遍。
几分钟后,他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捷。
且不提里面的操作性是否可行,但这份报告,从标题到内容,简直就是为眼下这场危机,量身定做的!
这是什么时候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