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高效务实的文件审批能力 (第2/3页)
李文军怀着满腹的震惊与疑惑,退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陈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有些微凉的茶水,然后,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堆积如山的文件。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对于别人而言,这是一堆枯燥、繁琐、甚至充满了陷阱的公文。
但对于拥有两世记忆和顶级智囊机构历练的陈捷而言,这,就是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战场。
陈捷拿起第三份文件。
这是一份来自镇文化站的报告,申请五十万元资金,用于在镇中心广场上,修建一座大型的、带音乐喷泉的“和谐文化主题雕塑”,以提升安宜镇的文化品位。
陈捷看着这份包装精美、辞藻华丽的报告,微微摇头。
面子工程。
他拿起笔在上面批示,批示内容是先肯定对方的动机,然后指出了其方案的弊病,并为对方指明了下一步正确的工作方向。
有理有据,有破有立,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捷放下这份文件,又拿起了第四份文件。
这是镇城建所提交的一份关于“镇区主干道白改黑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计划将原来水泥路面的主干道,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总投资预计超过两千万元。
陈捷仔细地看完了报告。
报告本身做得非常专业,从技术参数到工程预算,都无可挑剔。
但他却在报告末尾,用笔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旁边写下了一行批示:
“方案总体可行,但请城建所补充论证一个问题:我镇地下管网(包括供水、排污、燃气、电力、通信)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无大规模升级改造计划?”
“道路白改黑,是好事,但不能‘前脚刚铺好,后脚就开膛’。必须将路面改造工程,与地下的管网升级工程,进行统筹规划,一次性施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
“请城建所联合水务、电力、通信等相关单位,拿出一份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综合改造方案后,再提交政府办公室审议。”
这份批示,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了单个项目本身,进行系统性、前瞻性思考的宏观规划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