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第2/3页)
排四到五名志愿者,穿上统一的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在校门口协助老师和交警,引导学生有序离校,劝导家长文明停车。”
“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家长的劝说,有时候比我们干部说话还管用,有他们的加入,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让家长从一个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陈捷这个思路,是社会治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它跳出了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引入社会共治的理念。
李文军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陈捷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
“最后,是定区。”陈捷思路行云流水,“拥堵的另一个原因,是无序,可以协调城建所和交警支队,对学校门口的道路,进行一次微改造,也不用搞什么大动作,只需要在马路两侧,用黄线划出专门的‘即停即走接送区’和‘限时停车等待区’。”
“电动车停在哪里,小汽车停在哪里,都规定得明明白白,哪个区域只能停留三分钟,哪个区域可以停留五分钟,都用醒目标识牌标注清楚,再配合家长志愿者的引导,整个接送秩序,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听完陈捷的话,李文军暗暗赞叹。
错峰、共治、定区。
六个字,直接构成了一套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极具操作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从时间上分解压力,从人力上引入社会力量,从空间上建立秩序。
整个方案,几乎不增加任何财政负担,却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困扰了安宜镇好几年的老大难问题。
不愧是顶尖大学出来的,脑子就是好使。
“陈镇长……”李文军看着陈捷,,“您这个思路,太高明了!我……我马上就去办!”
“别急。”陈捷笑着摆了摆手,他拿起笔,将刚才口述的三个要点,以一种极其凝练的语言,写在了那张便签纸上,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将它和校长的信,一起递给了李文军。
“李主任,你拿着我的这个批条,召集教育办、团委、妇联、城建所、交警支队和中心小学的负责人,开一个现场协调会,记住,是现场协调会,直接把会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