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老工业基地的精神死亡 (第2/3页)
工人,谁会操作?那都是电脑编程,要大学生才玩得转。”
郑学斌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在他看来,这个企业,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
设备落后,思想僵化,人员臃肿,完全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已经失去了抢救价值。
唯一出路就是破产清算,把这片宝贵土地腾出来,搞房地产,或者发展新产业。
林南东则在和几个老工人聊天。
“老师傅,家里几口人啊?现在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一家三口,就指着我这几百块钱,孩子上学都快交不起学费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哀声叹息。
“厂里以前不是有子弟学校和医院吗?”
“早黄了,都承包给私人了,上学、看病,样样都要钱,贵得要死。”
林南东听着,心情越来越沉重。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亏损企业,而是一个维系着上万个家庭生计,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社会综合体。
如果这个厂子倒了,那不仅仅是几台机器被当成废铁卖掉,而是上万个家庭的希望,将彻底破灭。
陈捷则一个人,悄悄地走到了车间一个角落。
这里,有一个小小荣誉室。
墙上,挂满了各种泛黄的奖状、锦旗,以及一些黑白老照片。
照片上,是建厂初期,工人们在冰天雪地里,靠着人拉肩扛,建设厂房的场景。
是五六十年代,工人们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几天几夜不合眼的场景。
是七八十年代,奉一机产品获得国家金奖,工人们意气风发,站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场景。
陈捷看着这些照片,仿佛能听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震耳欲聋的号子声。
一个苍老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小同志,也是京城来的领导吧?”
陈捷回过头,看到李诚实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李主任,我不是领导,就是个跟班学习的。”陈捷谦虚地说道。
李诚实笑了笑,目光落在墙上的照片上,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眷恋和自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