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入职之后的第一个挑战 (第1/3页)
    入职第一天,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培训。
    林南东直接扔给了陈捷一份文件。
    “看看吧,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新精神,你准备一下,做个会议纪要。”林南东说完,便又投入到了自己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去。
    这就是研究室的节奏。
    没有适应期,没有过渡期,来了,就是战士,就要立刻投入战斗。
    陈捷拿起那份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
    熟悉,是因为上一世的他,虽然不在卫生系统,但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对这项牵动亿万民生、耗费无数财政、历经数十年反复博弈的顶层改革,有过很多关注和研究。
    他亲眼见证了这项改革在未来几十年里的曲折前行,见证了无数次政策调整、利益集团博弈,以及普通百姓在其中的期盼与无奈。
    陌生,则是因为此刻他手中这份2009年初的文件,还带着一种初生牛犊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一种对未来路径的朦胧探索。
    文件里许多提法,在后世的他看来,显得那么稚嫩,却又充满了开创勇气。
    陈捷没有像普通新人那样,对这份枯燥的政策文件感到头疼,反而如同一个棋手,在复盘一局自己已经知道结局的棋局。
    他看得极其投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海中,无数来自未来的信息碎片,正与眼前这份文件上的文字,进行着高速碰撞与重组。
    新医改核心矛盾是什么?
    在这个时间点,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的道路选择上。
    卫生部等系统,更强调政府主导和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希望建立覆盖全民的、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体系。
    而发改委、财政部等经济部门,则更倾向于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医疗视为一个可以拉动内需的巨大产业。
    这两种思路,没有绝对的对错,却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水火不容的路线之争。
    陈捷知道未来的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