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 第31章 笔试第一,中组部的面试!

第31章 笔试第一,中组部的面试!

    第31章 笔试第一,中组部的面试! (第2/3页)

略缓冲期,让我们有时间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剧变中,重新思考和布局自己的位置。

    而在分析“弊”的部分,他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预见性。

    陈捷没有直接说这项政策会导致产能过剩和地方债问题,而是用一种非常委婉和学术化的语言,提出了三个“需要警惕的倾向”。

    警惕“投资依赖”的倾向,避免重走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必须将投资的重点,从传统的铁公基,逐步转向能够引领未来的新基建。

    比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警惕“政府越位”的倾向,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尊重市场规律,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留出足够生存和发展空间,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警惕“短期效应”的倾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从追求GDP的短期增长,转向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普惠的发展。

    这三点“警惕”,每一条都精准地指向了未来十年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痛点。

    但在2008年的语境下,它们又显得如此“温和”、“理性”、“富有建设性”。

    最后,在对策部分,陈捷提出了一个“加减乘除”的四字方针。

    “加”,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

    “减”,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动能腾出空间。

    “乘”,是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以创新驱动发展。

    “除”,是破除制约市场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

    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更有超前战略远见。

    它肯定了过去,立足于现在,更指向了未来。

    当陈捷写完最后一个字时,这场笔试已经稳了。

    ……

    一周后,笔试成绩公布。

    陈捷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了面试名单的第一位。

    面试地点,设在中组部一间不对外开放的会议室里。

    当陈捷推门而入时,他看到会议桌后,并排坐着五位考官。

    坐在正中央的,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虽然穿着朴素中山装,但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场,让人不敢直视。

    陈捷从钱院长的资料里,看到过他的照片,这是中组部一位已经退居二线,但声望极高的前副部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