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第2/3页)
,将这场数千人参与的盛会,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王晨作为名义上的总指挥,此刻正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前台迎宾处,与各位来宾热情握手,谈笑风生,享受着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而陈捷,则选择留在了这个无人关注的角落。
    这里,才是真正的权力中枢。
    苏晴作为志愿者的一员,负责在后台协助嘉宾。
    她端着茶水,悄悄走到陈捷身边,看着他专注而沉稳的侧脸,满是爱慕与心疼。
    “喝口水吧,你从早上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苏晴将一杯温水递到陈捷面前。
    陈捷转过头,看到是苏晴,紧绷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笑意。
    他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怎么样?还顺利吗?”苏晴小声问道。
    “一切尽在掌握。”陈捷语气中带着一种强大自信。
    就在这时,耳机里传来会务组长急促的声音:
    “陈捷!陈捷!出状况了!原定下午第一个发言的、最高检的李明副厅长,出差回燕京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了,至少要晚到三个小时,下午的议程,要开天窗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后台的工作人员顿时一阵骚动,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紧张和慌乱。
    一个如此高规格的论坛,如果出现议程中断事故,那将是天大笑话。
    但陈捷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
    他只是静静地听完汇报,然后对着麦克风,用一种平静语气说道:
    “不要慌,启动B-2号预案。”
    “B-2号预案?”耳机那头的组长愣了一下。
    “对。”陈捷的声音清晰地传来,“立刻联系上午发言的、社科院的张文山教授,就说,上午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许多青年学者和学生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与他进行深入交流。”
    “我们想临时增设一个学术对话环节,邀请他与台下的青年才俊,进行一场四十分钟的互动问答,主题就围绕‘法治的本土资源与现代化转型’。”
    “同时,通知主持人,让他准备一段串场词,将这个环节,包装成我们为了响应现场热烈气氛而做出的惊喜调整。”
    “另外,让礼仪组准备一份最精美的燕大纪念品,在互动环节结束后,由钱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