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思考手里有多少张可以打的牌 (第3/3页)
“你有什么想法?”负责嘉宾联络组的王乐乐问道。
陈捷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三个字——罗文博。
“罗老?”李响倒吸一口凉气,“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著名法学家,我们燕大的杰出校友,罗文博院士?”
“对,就是他。”陈捷语气平静字。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名字镇住了。
那是什么级别的人物?
别说他们一个学生组织,就算是燕大校方出面,都未必能请得动。
这种国宝级的大学者,早已不参加任何俗务活动了。
“这……这不太可能做到吧?”有人小声地嘀咕。
陈捷转过身,看着众人脸上怀疑和畏难的神色。
这是建立自己绝对权威的最好机会。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而是直接分配任务:
“李响,你带议题组,三天之内,给我一份关于‘法治精神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主题的研究报告,我要知道,从建国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是什么。”
“尤其是,罗文博院士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最具代表性观点是什么。”
“嘉宾联络组,你们的任务更重,我要你们去查,罗老退休后所有公开活动、发表的文章、接受的采访。”
“我要知道他最近在关心什么,他的生活习惯,他的秘书或者家人的联系方式,甚至是他当年在燕大读书时,最敬重的老师是哪一位,关系最好的同学有谁还在京城。”
“记住,我要的是信息,一切有用的信息。不要去想能不能请到,先去想,我们手里有多少张可以打的牌。”
陈捷的话语清晰条理,那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气场,让在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他们虽然觉得任务艰巨,但看着陈捷这番干劲,心中又莫名地燃起了一股热血。
或许……真有希望呢?
在陈捷的强势推动下,这个小小团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