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唐朝小医娘 > 9 就地熬药吃

9 就地熬药吃

    9 就地熬药吃 (第2/3页)

,实在分不清,乐瑶也没空一一为她讲解。

    分到同火堆的还有个年纪轻轻便守寡的米大娘子,正在旁边烤火,周婆记得前日见她沙里捡着个豁口的破陶罐,便索性向她借来,就火烤了烤,又揪起自己的衣袖,蘸了点自己仅存的水,里外擦拭干净。

    一会儿熬药指定能用上。

    柳玉娘见周婆提前借来陶罐,忙行礼道:“您是周到人,玉娘这厢多谢了。”

    “何须多礼!”周婆豪迈摆手,“今时你我人人艰困,与其独善其身,不如几家通力相扶为好,日后到了苦水堡,我们老两口,还有那个不成器的儿,恐怕还要仰仗各位呢。”

    周婆年岁大,经历得多了,眼界也宽阔,此时便已思虑到将来,却又说得坦荡恳切,这话一下便说到柳玉娘心中去了。

    再如何自怨自艾都无法回到曾经的繁华锦绣,是该向前看,往后打算了。

    她赶忙也道:“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人少,日后我们几人便相互扶持,他日若有差遣,我与杜郎必当涌泉相报。”

    说完,她也回头望了望乐瑶苍白专注的侧脸,心知周婆说得对,旁人在替她家孩儿忙碌,自己又怎可坐享其成?

    柳玉娘咬了咬唇,站起身来,怕得身子微微发抖,却还是走向了看守的兵卒:“军爷莫怪,孩儿病重,能否求您赐些清水煎药……””

    “出了祁连山,水比干粮更金贵。”一兵卒还算耐性,道,“我等水粮也是有数的,没有多余的可予你。”

    边关缺水,柳玉娘何尝不知?

    清晨启程前,每人仅允许在驿站舀一葫芦井水。她的存水在路上早已尽数喂了六郎,自己整日滴水未进,其他流犯走了一日路,也所剩无几,更不可能分予旁人,但煎药岂能无水?

    她只能继续忍泪哀求:“求军爷恩典,只求一碗,不,只半碗就好,求您……”

    “没有!退回去!”另一脾气火爆的兵卒已按刀斥道,“再敢近前,便按律捆缚!”

    柳玉娘被推得一个趔趄,正绝望间,忽闻一声:“且慢。”

    却见一着青绿官袍的少年文吏从官兵身后踱步而来,此人面白如玉,生得一双斜挑的狐狸眼,与此地晒得黢黑的武官格格不入。

    押解的士卒见了他,纷纷抱拳行礼:“见过李判司。”

    “不必多礼。”他不拘小节地冲兵卒们摆摆手,目光审视地打量柳玉娘一会儿,笑盈盈递来一牛皮水囊:“拿去用罢。”

    “多谢大人!罪妇感激不尽!”

    柳玉娘急欲跪谢,却被对方虚扶止住:“哎,不必。河东柳氏百世书香门闾,乃士林盛族,我自幼临摹柳相的字,可不敢受这一大礼。”

    她心头一震,有些惶恐地低了头,没敢接话。

    这少年说的柳相,正是废后舅父柳奭。

    自家遭此大难,也是受其牵连。

    平日里,莫说柳相名讳,柳玉娘甚至不敢说自己是河东柳氏的族人,生怕惹祸上身,但这少年竟毫不避讳。

    河东柳氏是与薛家、裴家齐名的河东三大著姓,以书法闻世,能得柳相指点,又敢在此时坦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