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寿春二三事 (第1/3页)
华佗听得张昀如此宏愿,已然心驰神往!他只觉得能遇到这般字字珠玑、句句入心的“知己”,实在是一桩幸事!
谈兴正浓,张昀便将话题引入具体实务:“元化先生,医馆择址一事,昀已遣人初选了两处。午后先生可随吾仆役同往勘察,若相中其中之一,当即刻买下定契!”
“医馆筹备之初,昀先拨十万钱,并委派管事一人,专司馆务对接。钱款出入,皆经其手。若用度告罄,但请直言,昀必增资续投!”
华佗连声称诺,感动不已,心中再无疑虑。
我就说做人应多行善事,果然是好人有好报啊!
两人又细聊了些许细则,华佗已然是按捺不住:“何须再待到午后?不如我这会儿便去相看地界,可否?”
张昀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他当即召近身仆役,让其带着华佗去见前阵子新招募的账房管事,然后一并去勘察选址。
至此,张昀通过大撒币,将华佗留在身边的计划也算是取得了圆满成功。
往后己方若是有人出现了伤病,能得此神医在侧,亦是心安不少。
方才他还特地跟华佗提了一嘴,初期医馆除了招收普通学徒外,还需专训一批精通战场外伤急救的军医。
华佗对于此议也是欣然应允。
有了号称“外科鼻祖”的华佗亲自调教军医,自家军中的伤兵营也可算是鸟枪换炮了。
此前营中的“军医”,很多都是粗通金创急救的老兵转业而成,一个个手法糙得很,属于“尽人事,听天命”型;如今有了专业的外科大夫坐镇,士兵受伤后能得到更有效地救治,军心士气,必为之大振!
送别了华佗,张昀忽然想起一件事,转身便去寻得刘备,问道:
“主公,宪和先生(简雍)西去寿春出使袁术,至今已逾半月。且原定归程尚须绕道东城,拜晤鲁子敬,如今可有音信传来?怎么迟迟不见他回返?”
结果刘备直接露出了无奈苦笑:“休要再提此人!他日前曾派人送回一封短笺,上边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