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2/3页)

是在建兴七年(229年)他出使东吴,与孙权升坛歃血为盟,划定了两方“共讨曹魏”时的势力范围,为诸葛亮北伐解除了东顾之忧。

    诸葛亮在给兄长的信中赞他“忠纯之性,老而益笃”。

    而他早年时提醒诸葛亮“正方(李严)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的识人之明,还衍生出了“腹中鳞甲”,这一形容人心机深沉的成语。

    陈震的识人之明与直言不讳,让他成为了蜀汉政坛中的一股清流。

    《三国志》评曰:“陈震忠恪,老而益笃。”

    《劝兵令》一经颁布,就赢得了军中诸位将领的一致好评。

    在三日后的军议上,就提到了《劝兵令》已在各营中推行的议题。

    关羽率先捋髯赞道:“此令所述的‘忠汉室、明志向’,确实直击要害!可使士卒不再浑浑噩噩,知晓为何而战。临敌之际,更易激发血性!”

    接着他又称赞了“莫说谎、守本分”的内容。认为可以抑制军中“虚报战功、苟且舞弊”的风气。行伍之间风清气正,战斗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最后他则提到了“军械常擦拭,操演要尽心”的劝诫,直言“军容整肃为士气之本”、“此规可令士卒养成谨严之风”,从而在战时做到“令如臂使,行若风雷”。

    赵云也是点头附和道:“其中多处言及‘待民如手足’、‘粮饷靠民耕’,可令士卒理解‘兵民一体、休戚与共’的道理,从而减少抢掠财货、淫辱女眷的恶行。”

    “此令仁战兼顾,道出了安军立民之本,正当大力推行,方可不负使君初心!”

    面对赞誉,张昀连连摆手,谦逊道:“诸位将军谬赞矣!区区一纸《劝兵令》,纵然文辞浅显、易于推广,又岂能独担教化整军之重任?”

    “只有以严明之法度,不懈之管训,将令中所言落于士卒日常行止,方为治军之本啊!”

    此言一出,堂上诸将纷纷颔首称善。

    散会之后,众人次第走出议事厅。

    张昀早就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