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1/3页)

    一旁的刘备,神色倒是温和如初。

    在他看来,张昀举止虽有突兀,但观其言、察其色,只道是少年人死里逃生后,骤见救命恩人,胸中激荡难以自持的真情流露。反倒觉得此少年重情重义,赤子心性,在心中凭空添了几分好感。

    张昀顺势被关羽扶起,目光转而落到刘备身上,却没有再跪,而是躬身行礼道:

    “使君高义,海内扬名!平黄巾,讨董卓,义救孔北海,桩桩件件,皆显英雄本色!某常恨自己年少,未能亲身领略使君风采,今日侥幸得见,只觉……恨晚啊!”

    张昀这番话倒也不是刻意恭维。

    后世有一段时期,热衷于给曹操翻案,各种说法都冒出来了。比如“可爱的奸雄”、“真小人好过伪君子”之类的。

    拥曹自然需要贬刘。

    “真小人”是曹操,那“伪君子”只能是刘备了。

    然后刘备“虚伪”、“没本事只会哭”的论调铺天盖地。

    张昀年轻的时候也这么觉得,只是在社会上混的越久,才越能体会到刘备的可贵——没错,这个张昀并不是大学刚毕业的张昀,而是年过三十才穿越过来的。

    曹操唯才是举、雄才大略,自是不假。

    可他屠城的暴行,也同样真得不能再真。

    甚至放眼汉末乱世,有名有姓的军阀,谁家刀下不曾沾染无辜百姓的血?

    唯有被骂成“伪君子”的刘备,是真的一次城都没屠过。

    即便未曾亲历徐州惨祸,张昀扪心自问,自己八成还是会选择刘备。

    这世道人命贱如草,但刘备却能说出“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然后自己带着兵马帮百姓殿后,而不是反过来。

    三国里最大的成功者或许是曹操。

    但让这段乱世,在众多王朝末世的剧本中脱颖而出的人,却是刘备。

    他所展现出的道德和仁义,把这段历史的格调拔高到了另一个层次。

    后世无数文艺作品中的主角,都或多或少借用过刘备的模版,可没有一个能达到他的高度。

    这也导致这些作品中白莲花泛滥,“慈爱”、“仁义”这些优秀品质,在那些脑残圣母的演绎下,反倒成了缺陷和“猪队友”的特质。

    就像后世的“老实人”成了贬义词一样。

    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