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引河水淹金军阵 (第1/3页)
宣和四年九月末,青弋江上游的 “龙王坝” 旁,旌旗猎猎,数千名宋军士兵与百姓正扛着沙袋,在坝体两侧忙碌。赵玥身披银甲,站在坝顶的瞭望台上,目光紧盯着远处泗州的方向 —— 按暗卫 “墨” 传回的情报,完颜烈已集结一万八千大军,携带新修缮的攻城器械,正朝着宣城进发,预计三日后便会抵达宣城城外的 “落雁坡”。
“郡主,坝体加固已完成,蓄水高度已达一丈五,再蓄半日,便可达到决堤要求!” 负责筑坝的将领周平快步登上瞭望台,躬身禀报,声音因连日劳累而略带沙哑。他身后,工匠们正用糯米汁混合石灰,填补坝体的缝隙,确保蓄水时不会出现渗漏。
赵玥点头,抬手望向青弋江下游 —— 落雁坡位于青弋江支流 “浣溪河” 畔,地势低洼,且坡下有一处天然洼地,正是她选定的 “淹灌主战场”。“周将军,传令下去,半日后续水至一丈八尺,便停止蓄水,让士兵和百姓们撤回安全区域,只留五十名工匠在此值守,监测坝体情况。”
“是!” 周平领命而去,坝体旁的呼喝声再次响起,士兵与百姓们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沙袋在坝体上堆叠得越来越高,浣溪河的水位也在缓缓上升,河面比往日宽了近一倍,水流变得愈发湍急。
与此同时,“墨” 正潜伏在落雁坡附近的树林里,借着树叶的掩护,观察金军的先头部队。二十名金军骑兵正沿着浣溪河畔的官道疾驰,马蹄踏过路面的碎石,发出清脆的声响。骑兵们不时勒住马,查看周围的地形,显然是在为后续大军勘察路线。
“果然选了落雁坡。”“墨” 心中暗道,悄然后退,消失在树林深处。他需要尽快将金军先头部队的动向传回宣城,确保赵玥的决堤计划能精准实施 —— 完颜烈的大军必须全部进入落雁坡洼地,水淹之计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三日后清晨,完颜烈率领一万八千大军抵达落雁坡。他勒住战马,看着眼前开阔的洼地,满意地点了点头 —— 此处地势平坦,适合骑兵展开阵型,且距离宣城北门仅十里,便于发起进攻。“传我命令,大军在此扎营,明日清晨,全力进攻宣城北门!”
金军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搭建帐篷、喂养战马、检修攻城器械,整个落雁坡瞬间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军营。完颜烈坐在主营的帅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中满是志在必得 —— 此次他不仅带来了全部骑兵,还从金国调来十架改良后的 “回回炮”,足以轰开宣城的城墙,他坚信,这一次,定能拿下宣城,活捉赵玥。
他丝毫没有注意到,浣溪河的水位比往日高出许多,河水正悄无声息地漫过河岸,浸湿了营地边缘的土地。更未察觉,远处龙王坝上,五十名值守工匠正按照赵玥的命令,将坝体两侧的排水闸门缓缓拉开一条缝隙,湍急的河水顺着闸门流出,朝着落雁坡方向奔涌而去。
当日午时,赵玥率领三千宋军士兵,在宣城北门列阵,摆出要与金军正面抗衡的姿态。城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