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赵玥召众稳军心 (第1/3页)
常州城的议事堂内,烛火燃得正旺,将四壁悬挂的江南地形图映照得格外清晰。赵玥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腰间的白玉佩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却难掩她眉宇间的凝重。堂下,二十余位联盟首领与核心将领分坐两侧,气氛却异常沉闷 —— 主张求和的陈奎、吴涛低头沉默,面色羞愧;坚定抗金的陈烈、周峰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忧虑;其余首领或窃窃私语,或面露难色,显然还未从 “求和” 的争议中完全平复。
“今日召集各位,并非为了再议求和之事,而是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赵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缓缓走到议事堂中央,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堂中悬挂的 “建康城” 舆图上,指尖轻轻点在那片熟悉的区域,“三年前,我曾在建康城居住过半年。那时的建康,还是江南最繁华的城池之一 —— 秦淮河畔的画舫日夜笙歌,朱雀大街的商铺鳞次栉比,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童们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舆图,不少曾去过建康的将领,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色。陈奎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是啊,那时的建康,确实繁华。我曾在秦淮河畔喝过酒,那里的胭脂水粉香,能飘出半条街去。”
“可这一切,都在金兵攻破建康城的那一天,彻底碎了。” 赵玥的声音陡然变得沉重,火光映照下,她的眼眶微微泛红,“那是建炎三年的冬天,和现在一样冷。完颜兀术率领五万大军,兵临建康城下。当时的建康守将,是名将杜充。可他却在金兵攻城的第三日,打开城门,投降了金兵。”
“投降?” 王虎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杜充身为大宋将领,竟然不战而降?他对得起建康的百姓吗?对得起大宋的信任吗?”
赵玥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不仅投降了,还亲手将建康城的防御工事图纸献给了完颜兀术。金兵入城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了烧杀抢掠。我永远记得那一天 —— 秦淮河畔的画舫被付之一炬,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朱雀大街的商铺被洗劫一空,门板被砍碎,货物散落一地;百姓们的惨叫声、哭喊声、金兵的狞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建康城最绝望的哀嚎。”
她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日子:“我当时躲在城南的一处民宅里,透过门缝,看到金兵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按在地上,用弯刀割下了他的头颅,只因为老者不肯交出家中仅存的一点粮食;看到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想要逃跑,却被金兵追上,婴儿被活活摔死在石阶上,妇人则被金兵拖进巷子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最后没了声息;看到一群孩童被金兵围在墙角,用长枪当作玩物,一个个刺穿他们的身体,鲜血染红了孩子们的衣裳,也染红了脚下的青石板。”
堂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燃烧的 “噼啪” 声。不少将领的眼中泛起了泪光,陈奎的双手紧紧攥着,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吴涛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显然也被这惨烈的景象触动。
“那一天,建康城血流成河。” 赵玥睁开眼,声音带着深深的悲痛,“秦淮河的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漂浮着无数百姓的尸体;朱雀大街上,到处都是被烧毁的房屋和散落的尸体,连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