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凤凰展翅 > 30. 护宋军根基初固

30. 护宋军根基初固

    30. 护宋军根基初固 (第3/3页)

   赵玥接过账簿,翻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百姓的名字和捐赠的物资 —— 有的捐了五斗米,有的捐了两匹布,还有的捐了自家种的蔬菜。最下面一行,是里正用红笔写的:“大宋百姓,愿与护宋军共进退,共守家国。”

    这天傍晚,赵玥独自走到镇东的校场。夕阳将校场染成金红色,士兵们还在进行最后的训练 —— 老兵们在演练阵型,长枪如林,步伐整齐;新兵们在练习射箭,虽然有的箭还射不准靶心,却个个眼神坚定。不远处的运河上,张顺带领的水军正在练船,船桨激起的水花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陈烈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边,手里拿着一张新画的地图 —— 上面不仅标注了护宋军控制的三镇,还在苏州、湖州的位置画了小小的圆圈。“殿下,苏州的义军首领派人来消息,说下个月想来青溪镇拜访。只要他们也加入联盟,咱们就能控制江南的半壁江山,跟金兵形成对峙。”

    赵玥看着地图上的圆圈,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第一次在天宁寺举起 “护宋” 旗时,身边只有周峰和三十几个士兵。那时她不敢想,有一天护宋军能控制三镇,能有两千士兵,能让江南的义军主动来联合。

    “陈将军,你说,咱们能把金兵赶出大宋吗?” 赵玥轻声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白玉佩。

    陈烈看着她,眼神坚定:“能。因为咱们不仅有士兵,有兵器,有粮草,更有百姓的支持。当年我在禁军时,朝廷失了民心,就算有百万大军,也打不赢金兵。而现在,护宋军得了民心,这就是最坚固的根基。只要根基不摇,总有一天,咱们能把金兵赶出大宋,让先帝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汴京城头。”

    赵玥点点头,抬头看向夕阳 —— 落日的余晖洒在她身上,也洒在 “护宋” 旗上。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像是在回应着她的心事。她知道,护宋军的根基,早已不是粮囤里的粮草、铁匠铺的兵器,而是百姓心中的信任,是士兵心中的信念,是每一个 “复宋雪耻” 的决心。

    当天晚上,青溪镇的议事堂里灯火通明。赵玥、陈烈、张顺、周峰、张毅围坐在桌旁,商议着下个月迎接苏州义军的事宜。桌上摆着新煮的茶水,还有百姓送来的点心,气氛轻松而热烈。

    “我觉得可以让苏州的首领看看咱们的校场和粮囤,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实力。” 张毅说道,手里拿着一块芝麻饼,吃得津津有味。

    “还要让他们看看百姓的生活,” 周峰补充道,“只有让他们知道,护宋军是真心为百姓着想,他们才会放心跟咱们联合。”

    赵玥看着众人,忽然笑了:“咱们不仅要让他们看,还要让他们跟咱们一起训练,一起吃百姓送来的饭菜。让他们知道,护宋军不是一支‘孤军’,是所有抗金义士的家,是大宋百姓的希望。”

    夜深人静时,赵玥坐在议事堂的窗前,打开锦盒。昏黄的灯光下,父皇的遗诏、半枚兵符、还有那枚白玉佩,都泛着柔和的光泽。她轻轻抚摸着玉佩上的 “和硕荣德” 四个字,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后,护宋军终于在江南站稳脚跟了。有百姓的支持,有弟兄们的陪伴,女儿一定会继续努力,早日把金兵赶出大宋,完成您的遗愿,让大宋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锦盒上。远处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还有镇民们偶尔的咳嗽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安稳。赵玥知道,这安稳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用鲜血换来的,是无数百姓用信任守护的。而她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安稳,让它从青溪镇,蔓延到常州,蔓延到江南,最终蔓延到大宋的每一寸土地。

    护宋军的根基,就像青溪镇外的老槐树,在乱世的土壤里,深深扎下了根。或许未来还会有风雨,还会有冰霜,但只要根还在,就总有枝繁叶茂的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