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凤凰展翅 > 21. 山谷设伏备火攻

21. 山谷设伏备火攻

    21. 山谷设伏备火攻 (第1/3页)

    晨雾还没漫过鹰嘴谷的崖顶,赵玥的粗布裙摆已被露水打湿大半。她蹲在悬崖边的矮树丛后,指尖拂过一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这是昨夜陈烈带着斥候队标记的滚石投放点,石板上还留着用炭笔勾勒的圈痕,恰好能卡住半人高的巨石。谷风裹着潮湿的气息吹过来,带着崖底溪流的凉意,却吹不散她眼中的专注。

    “殿下,滚石都按您的吩咐,堆在崖顶的缓坡上了,每块石头都用藤蔓捆着,只要砍断藤蔓,就能顺着坡滚下去。”李二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肩上扛着一把柴刀,裤脚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另一侧悬崖检查回来。他递过来一张草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滚石堆的位置,“一共堆了八十堆,每堆至少五块石头,足够把谷底堵严实。”

    赵玥接过草图,指尖在“鹰嘴谷中段”的标记上顿了顿——这里是谷底最窄的地方,两侧崖壁陡峭,溪流从中间穿过,正是火攻的最佳位置。“火油呢?张顺的水军把火油运到指定位置了吗?”

    “张将军早就到了,正在谷尾的溪流边分装火油,用的都是百姓捐的陶罐,每个陶罐都塞了布条做引信。”李二柱说着,指向谷尾的方向,“您看,那片芦苇丛后面,就是他们的藏身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赵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谷尾的溪流旁,一片茂密的芦苇丛随风晃动,偶尔能看到一点陶罐的影子闪过。她点点头,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泥土:“走,去看看王虎的诱饵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两人沿着崖顶的小路往谷口走,沿途每隔几步就能看到埋伏的士兵——有的握着弓箭,箭尖对准谷底;有的抱着柴刀,守在滚石堆旁;还有的背着装满火油的陶罐,随时准备往下投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却又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锐利,像即将出鞘的刀。

    谷口的开阔地上,王虎正带着三百步兵整理“诱饵营寨”。帐篷搭得歪歪扭扭,有的甚至只支起了半边;武器架上摆着的长枪大多锈迹斑斑,还有几柄弯刀缺了刃;几个士兵故意坐在营寨门口打盹,面前放着半块啃剩的饼子,看起来散漫又松懈。

    “殿下!”王虎看到赵玥,立刻迎上来,声音压得很低,“都按计划布置好了,营寨里还故意留了几袋没封口的糙米,地上撒了些破旧的衣物,看起来像是仓皇之间来不及收拾。”

    赵玥扫过营寨,目光落在那几袋糙米上——袋口的麻绳松松垮垮,米粒撒了一地,确实像匆忙撤退时留下的痕迹。她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等金兵来了,你们只许败,不许胜,撤退时要故意把‘慌乱’演得真一点,别让金兵看出破绽。”

    “末将明白!”王虎挺直脊背,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就算拼了这条命,也得把金兵引进谷里!”

    赵玥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她知道王虎的性子,看似粗鲁莽撞,却最懂战场的分寸。她转身往谷中段的指挥点走,路过崖边时,特意停下脚步,往下望了望:谷底的溪流泛着微光,鹅卵石在水中隐约可见,若是金兵的骑兵冲进来,马蹄踩在鹅卵石上,必定会放慢速度,正好给滚石和火油留出攻击时间。

    “殿下,陈将军派人来报,说金兵的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无锡,估计午时就能到谷口。”周峰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张字条,是陈烈留在营房的联络信,“陈将军还说,让您务必注意安全,别靠崖边太近。”

    赵玥接过字条,指尖触到纸面上陈烈苍劲的字迹,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她将字条折好,塞进怀里:“知道了。你去通知各队,午时一到,无论金兵来没来,都要做好准备。另外,让斥候队再去谷外探探,确认金兵的人数和阵型,有消息立刻回报。”

    周峰应声而去,赵玥则继续往指挥点走。指挥点设在谷中段的一处崖壁凹陷处,里面铺着干草,放着一张小桌,桌上摆着地形图和一面红色的信号旗——这是发起攻击的信号,只要她挥动旗帜,崖顶的士兵就会立刻投放滚石,谷尾的水军就会点燃火油。

    临近午时,崖顶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崖壁的缝隙洒进谷底,在溪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二柱带着斥候队匆匆赶回,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殿下,金兵来了!足足两千人,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带队的还是完颜烈!”

    赵玥立刻站起身,走到崖边的观察点,用陈烈留下的望远镜往谷口望——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队黑影正快速移动,马蹄声越来越近,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弥漫开来,像一条灰黑色的巨龙,朝着鹰嘴谷的方向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