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制定军纪严管理 (第2/3页)
玥合上书,目光扫过全场:“这五条军纪,是护宋军的根基,也是我们对大宋百姓的承诺。从明日起,我会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军纪执行,无论是谁,只要违反,绝不姑息!”
为了让军纪真正落地,赵玥当天就和周峰、王虎等人商议,成立了“军纪督查队”,由刚正不阿的前禁军老兵李刚担任队长,挑选二十名作风端正的士兵,负责日常督查和军纪执行。同时,她还在练兵场旁设立了“军纪公示栏”,将每天违反军纪的情况和处置结果公示出来,让所有人都能监督。
第二天一早,军纪督查队就正式上岗。李刚带着督查队员,在练兵场、营房、粮库等地巡逻,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两个士兵在营房里因为争抢一块饼子大打出手,还打碎了百姓送来的陶罐。李刚立刻上前制止,将两人带到赵玥面前。
赵玥看着地上破碎的陶罐,脸色沉了下来:“你们可知自己违反了哪条军纪?”
两个士兵低着头,声音微弱:“知……知道,违反了第五条,严禁内斗。”
“不仅是内斗,你们还打碎了百姓送来的陶罐,违背了第二条‘爱护百姓’的军纪。”赵玥严肃地说道,“按军纪,内斗杖责二十,损坏百姓物品要照价赔偿,还要向送陶罐的百姓道歉。你们可有异议?”
两个士兵连忙摇头:“没有异议,愿接受处置!”
赵玥让督查队执行杖责,又让人拿出银两,让两个士兵亲自去百姓家道歉、赔偿。这件事很快就被公示在“军纪公示栏”上,士兵们看到违反军纪真的会被严惩,都收敛了散漫的性子,训练和生活都规矩了不少。
可没过几天,又出了一件事——负责巡逻的士兵刘三,因为觉得巡逻辛苦,偷偷躲在树林里睡觉,还错过了与斥候队的交接,导致金兵的一支小股巡逻队靠近了营房,幸好被路过的王虎发现,才没有造成损失。
赵玥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全体士兵,在练兵场上召开处置大会。刘三被带到台上,吓得浑身发抖,不停地求饶:“殿下,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我吧!”
赵玥看着他,眼神冰冷:“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你不仅违反了‘服从命令’的军纪,更因为你的懈怠,差点让弟兄们和百姓陷入危险!若真的让金兵偷袭成功,你赔得起弟兄们的性命吗?赔得起百姓的信任吗?”
刘三低下头,再也说不出求饶的话。赵玥看向督查队队长李刚:“按军纪,擅自离岗、贻误军情,该如何处置?”
李刚大声回道:“回殿下,按军纪第三条,应杖责三十,罚做苦役一个月!”
“执行!”赵玥毫不犹豫地说道。
杖责执行时,刘三的惨叫声传遍了练兵场,每个士兵都看得心惊胆战,再也没人敢擅自离岗或懈怠任务。处置完刘三,赵玥又亲自去斥候队,向因为交接延误而多跑了冤枉路的斥候队员道歉,还特意给他们加了口粮,让所有人都知道,军纪不仅是惩罚,更是对遵守纪律者的保护。
除了严惩违反军纪者,赵玥还注重用正面例子引导士兵。步兵营的士兵张强,在训练时看到一个小士兵摔倒,不仅没有嘲笑,还主动上前帮忙包扎伤口,之后每天都陪着小士兵一起训练,帮他提升武艺。赵玥得知后,特意在全军面前表扬了张强,还将他的事迹写在“军纪公示栏”的“模范士兵”板块,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水军营的统领张顺,为了节省粮草,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口粮减半,分给新来的士兵;斥候队的李二柱,在打探情报时,发现一户百姓的房子被暴雨冲垮,立刻带领斥候队员帮忙修缮,还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百姓。这些遵守军纪、爱护百姓的例子,都被赵玥一一表扬,成为了护宋军的榜样。
在赵玥的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下,护宋军的风气很快就焕然一新。士兵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散漫,训练时更加认真,生活中互相帮助,对待百姓也更加友善。不少百姓都说:“护宋军和以前的军队不一样,不抢东西,还帮我们干活,真是咱们百姓的军队!”
半个月后,陈烈将军带着招募的一千多名旧部返回常州,刚到护宋军的营房,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士兵们列队整齐,营房干净整洁,练兵场上口号响亮,完全没有了之前散兵游勇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