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太子 (第1/3页)
当今太子顾湛,光风霁月,素有贤名。
她幼时未曾跟父兄一道赴延州镇戍时,曾在平康长公主的生辰宴上见过顾湛,那时他约十几岁,周身已有储君气度,裁剪合身的冕服将他衬得长身玉立,龙章凤姿,气宇非凡。
他依例为他这位姑母祝寿,对上恭敬谦和,对下亦恩威并存。
那时父亲和兄长都说,若太子殿下将来得以顺利承继大统,定是大齐之幸。
见自家姑娘这般说,翠微饶是心中再有不满,也止住话头,只希望太子殿下真如姑娘所说的那般,对姑娘以礼相待。
但事实似乎并非这样。
次日她们才起身梳洗,便有人来叩门。
是昨日从宫中来的那群宫女中的一个,她站在沈宓闺房门口,屈膝行礼,面无表情:“沈良娣,从今日起,宫中会来一位教习,教您宫中礼仪,现下人已至门口,还望您莫要懒怠。”
这件事从未有人同她说过,是以她才按照以往习惯的时辰起身盥洗,沈宓不免惊愕。
她描眉的手一顿,“我知晓了。”
“姑娘还未用过早膳,那教习便登门,且怎么人到门口才同我们说?”
沈宓深吸一口气,像往常很多次遭遇不公时那样压下情绪,从镜子前起身,“不妨事。那位教习毕竟是宫中来的人,能被成为‘教习’的,大约也是在皇后娘娘身边伺候的,不能还未入东宫,就先让官家、娘娘和太子殿下觉得我不懂规矩。”
翠微只好从后跟上。
沈宓穿过垂花门,绕到前院时,一身着榴色宫装的中年女子已在前院,身后还跟了两个年轻一些的宫女。
她朝其人行礼,“教习好。”
女子点头,“我姓吴,沈良娣日后换我吴教习便是。在良娣与太子殿下成婚之前,这宫中的规矩,良娣还是要学一学的好。”
天家重礼仪,东宫的规矩并不比内廷少,沈宓是知道的。
是以她朝吴教习颔首,“有劳吴教习。”
父兄战死,独自为母亲侍奉汤药这三年,几乎磨去了沈宓从前所有的脾性,即便此时面对吴教习的下马威,她看起来也是极其柔顺的,尤其那双眼,更是清澈到无辜。
吴教习的目光毫不回避地在她身上逡巡一圈,心下已有定论。
这沈氏,倒是比她从前教过规矩的那些汴京贵女好对付得多,瞧着也不像那种会入东宫后同太子殿下撒娇告状的。
于是在接下来教授规矩时便愈发无所忌惮。
她先是刻意考问沈宓《女戒》《女训》中最偏僻疑难的问题,而这些沈宓在为母亲侍疾的三年中,已倒背如流。
她遂不再用理论知识为难沈宓,转而直接教她行走、端茶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