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信 (第2/3页)
性的、导向性的信息即可。
    这样的《风物志》更像是一本详尽的旅行与探索指南,而非一本需要穷尽毕生精力研究的学术巨著,只要掌握方法,就能在短时间编写好一个地方的《风物志》。
    “呵,你要是不钻漏洞的话,我考虑给你颁个奖。”系统的小孩音准时响起。
    “少来,要是真的搞得跟百科全书一样,我怕不是一个任务就要耗费几年时间?”
    莫甘娜曾经为此深深忧虑过,自己怕不是要在一个任务上浪费好几年,三十年自己才做几个任务,“有漏洞不钻,我傻呀!”
    现在,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偷懒”艺术的莫甘娜,每个方面都点到即止,为后来的探索者指明方向,让他们不至于在陌生的城市里两眼一抹黑,这就足够了。
    但让莫甘娜颇感意外的是,这种“不求甚解”但框架清晰的《风物志》,竟然意外地受到了欢迎。
    许多初来乍到的旅行者、商人甚至本地的居民,都认为这种编排方式实用且清晰。
    再者,“行阅万象”这个因旅行而生的报社,能够收集各城市信息。一旦某城市信息有变,或发现之前版本的谬误,莫甘娜或报社其他人提交更新后,新版本便会取代旧版。
    这样的改版,似乎还形成了一条小小的财路?
    总有一些有着收集癖好的人,立志要集齐某个城市所有版本的《风物志》,如同集邮一般。
    想到有人会为自己编写的、内容或许并不算厚重的册子而孜孜以求,莫甘娜不禁觉得好笑,又隐隐生出一丝成就感。
    “呵,我都懒得说你。”
    时间在笔尖流淌中悄然逝去。
    当女仆轻声敲门,告知晚餐已备好时,莫甘娜才从专注的状态中回过神来,轻轻合上了笔记本。
    晚餐是简单的烤鱼配时蔬,佐以一杯西迪红茶。
    莫甘娜一边慢条斯理地享用着,一边在脑中规划着明天去考察廷根市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