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二十七章 星夜驰援

第二十七章 星夜驰援

    第二十七章 星夜驰援 (第2/3页)

的执行,更是这个新生政权在巨大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员下,所展现出的惊人组织力与执行效率的体现。刘湛面色沉静,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远处烟尘最为弥漫、战马嘶鸣最为响亮的北门方向,仿佛能穿透厚重的城墙,看到徐晃和周仓那两支已如强弓拉满、利箭搭弦般的精锐之师,感受到那股压抑不住的、即将喷薄而出的杀气。

    “奉孝,”刘湛忽然微微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了一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潜在对手比较的心思,“你看我豫州儿郎这动员之速,阵仗之盛,可能及得上曹孟德麾下那支来去如风的虎豹骑?”

    郭嘉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带着些许酒气的呼吸喷在空气中,他晃了晃手中的小酒壶,揶揄道:“主公,曹孟德的虎豹骑,那是锋利,讲究的是一击必杀,迅如闪电!可咱们眼下这阵仗,是厚重!是根基!他那是淬毒的尖刀,专捅要害;咱们这可是沉甸甸的巨锤!尖刀虽利,却也易折;巨锤一旦挥出,那是要砸碎潼关雄关,撼动长安城垣的!”他顿了顿,眼中狡黠之光一闪,补充道,“再说了,他那虎豹骑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可身边能有我这般算无遗策、智计百出的军师随行指点吗?光知道蒙着头猛冲,那可是容易掉进坑里,摔个鼻青脸肿的。”

    这番略带诙谐又充满自信与洞察力的话,如同一缕清风,稍稍吹散了刘湛心头因巨大责任而紧绷的神经,他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的确,他麾下或许没有曹操那样纯粹依靠速度和冲击力的精锐骑兵,但他有徐晃的沉稳如山、周仓的万夫不当之勇、高顺的严谨如铁,更有郭嘉这等洞察人心、算尽天机的鬼才在侧,以及荀衍等人经营的、日益稳固的后方支撑。这是一股综合性的、更具韧性与潜力的力量,如同百炼精钢,或许初看不如宝石璀璨,却能经受住千锤百炼。

    夕阳,终于收敛了它最后一丝灼热的光芒,如同一个巨大的、逐渐冷却的火球,缓缓向着西边的地平线沉坠。它将天地间万物都染成一片瑰丽而悲壮的金红色,云彩被点燃,如同在天边烧起了一场无声的大火。光线变得柔和而富有质感,给忙碌的士兵、堆积的物资、嘶鸣的战马都镀上了一层悲怆而又神圣的光晕。

    点将出征的时刻,到了。

    ……

    刘湛深吸了一口带着尘埃与落日余温的空气,毅然转身,步履沉稳地步入府内。在几名忠心耿耿的侍从帮助下,他开始披挂那套为他特制的明光铠。冰冷的甲叶一片片被拿起,仔细地贴合在他年轻而健硕的身躯上,金属与皮革、丝绦摩擦,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铿锵”之声。这声音在略显空旷的内室中回荡,每一声,都仿佛不是敲击在甲胄上,而是直接敲击在他的心头,沉甸甸地提醒着他此行所肩负的,是何等重大的责任与风险——帝国的命运,天子的安危,麾下数万将士的生死,乃至自己妻儿与治下百姓的未来,都系于此次西征之上。

    荀妤静静地站在一旁,手中稳稳地捧着那顶装饰着狮头吞云纹、红缨如火的兜鍪。她没有流泪,甚至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伤与不舍,只是用那双清澈如水、会说话的眼眸,深深地、一瞬不瞬地望着自己的丈夫,仿佛要将他的身影,连同这披甲的瞬间,牢牢刻印在灵魂深处。她看着他由一位温文尔雅的州牧,逐渐变身为一位威风凛凛、杀气隐现的三军统帅。

    待到甲胄穿戴整齐,荀妤才走上前去。她没有假手他人,亲自仔细地为他系好颌下的丝绦,确保头盔既稳固又不至于过紧,又伸手为他整理好盔顶那簇鲜艳的红缨,动作轻柔而坚定,充满了珍视。这一刻,她不像是在为即将远征的丈夫送行,更像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在为一军之主做最后的、关乎仪容与士气的检视。

    “府中内外,都安排妥当了?”刘湛握住她微凉而纤细的手,低声问道,声音在盔甲的衬托下,显得有些沉闷。

    “嗯。”荀妤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力量,“府中诸事,有几位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嬷嬷帮衬打理,外间政务军务,有兄长荀衍全力照应,湛郎尽可宽心西进,无需挂念后方。”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如同羽毛般轻轻搔刮着刘湛的心尖,带着无尽的牵挂,“只是……此行关山万里,凶险异常,李郭残部皆亡命之徒,关东诸侯又虎视眈眈,你……千万保重自己。遇事定要多与奉孝先生商议,权衡利弊,勿要……勿要总是亲身犯险,逞匹夫之勇。”

    最后那句“我和……孩子,在宛城等你凯旋”,她说得极轻,几乎微不可闻,但“孩子”二字,却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刘湛的心上,重**钧。

    刘湛心中最柔软、最私密的地方被深深触动,一股混合着巨大喜悦、深切担忧与如山责任的暖流汹涌而过。他没有再多言,只是重重地、紧紧地握了握她的手,所有的承诺与情感,都尽在这无声的紧握之中。他松开手,从怀中贴身内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