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七章 靖安营的脊梁

第七章 靖安营的脊梁

    第七章 靖安营的脊梁 (第2/3页)

挡,迅速变换位置,眼神警惕如昔日在山林中追踪猎物。

    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些普通士卒的脸上。那一张张年轻的、或是已显沧桑的脸庞,此刻被汗水、尘土和极度的疲惫覆盖。嘴唇干裂,眼神因长时间的专注而显得有些空洞,但在那空洞深处,刘湛能看到一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最初几日,他从这些眼神里看到的是茫然、是散漫、是对于这种枯燥训练本能的抵触,甚至隐藏着一丝对于未来的恐惧。他们当兵吃粮,或许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乱世之中,能活着已是侥幸。

    但如今,尽管身体依旧疲惫不堪,尽管周仓的呵斥依旧如雷贯耳,他们的眼神里,那茫然和散漫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强行锻造出的坚韧,一种对于命令近乎本能的反应。更重要的,刘湛隐约捕捉到,在这些汉子的眼中,开始闪烁起一丝丝难以言喻的……归属感,或者说,是一种雏形的荣誉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靖安营”的人,是和旁边那些看热闹的庄丁不同的。

    刘湛知道,光有周仓这般严酷的、如同锻打铁坯般的训练,锻造出的或许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但未必是一支有灵魂、有韧性的军队。一支真正能打硬仗、能在逆境中不溃散的军队,需要知道为何而战,需要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支撑。

    夕阳终于收敛了些许毒辣,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校场上的温度也随之略有下降。令人筋疲力尽的操练终于结束了。士兵们几乎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一个个东倒西歪,恨不得立刻瘫倒在地。

    但规矩不能废。在队率的督促下,他们依旧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先是走到校场边的兵器架旁,拿起破布,仔细地擦拭保养分配给自己的兵器盾牌。木矛要检查是否有裂纹,盾牌要检查绳索是否牢固,尽管装备简陋,但这已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然后,他们才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走向炊事点。

    饭食是刘湛力排众议,特意交代荀衍安排的。不算精美,主要是糙米混着豆子煮成的浓粥,加上一些耐放的腌菜,但关键点是——管饱!每隔三五日,粥里甚至能见到零星漂浮的油花,或者每人能分到一小块咸鱼干。这对于许多出身贫寒、平日里半饥半饱的士卒乃至庄客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这实实在在的“饱饭”,安抚了士卒们因高强度训练而产生的肉体痛苦和心底的怨气。肚子里有食,心里才不慌。

    饭后,是一天中最轻松,也最特别的时刻。

    刘湛会准时出现在士卒们聚集的、用茅草和木头搭起的简易营房前的空地上。他没有像寻常将领那样高高在上地站在台阶上训话,而是很随意地找了一块表面还算平整的大石头,拂去上面的浮土,便坐了下来。他示意士卒们围拢过来,或坐或站,不必拘礼。

    起初,士卒们还很拘谨,不敢靠得太近。但几天下来,见刘湛态度随和,也就渐渐放松了。此刻,他们围着刘湛,如同一群疲惫的庄稼汉在村头老树下歇脚聊天。

    “兄弟们,”刘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抚平着白日操练带来的燥郁,“今日辛苦了。”

    简单的四个字,像是一股暖流,让这些紧绷了一天的汉子们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有人小声回应:“不辛苦……” 声音稀稀拉拉,没什么底气,却透着真实。

    刘湛微微一笑,目光在几张尤其疲惫的脸上停留了一下,然后缓缓扫过全场:“我知道,很多人心里在嘀咕,或许嘴上不敢说。天天练这枯燥的阵型,左转,右转,前进,后退,突刺,格挡……翻来覆去,有什么用?难道贼人来了,会像木桩子一样排好队,等着我们一排排去刺吗?难道战场上,敌人会跟我们讲规矩,等我们结好阵再冲过来?”

    他看到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眼神里流露出赞同和疑惑。就连站在人群外围,抱着膀子监督秩序的周仓,也竖起了耳朵。他出身草莽,习惯了用拳头和义气说话,对于刘湛这种“攻心为上”的手段,始终感到新奇,甚至最初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些日子下来,士卒们的精气神确实不一样了。

    刘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我问大家一个实在的问题。若是在山林里,一个人,赤手空拳,对上一头饿极了的花斑猛虎,胜算有几何?”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哄笑和议论。一个胆子大点的汉子嚷道:“刘公,那还谈啥胜算?肯定是给猛虎送菜,让它打牙祭了呗!”

    “不错。”刘湛点头,神色认真,“几乎是十死无生。但,若是十个人,二十个人,甚至三十个人呢?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结实的木矛,或者猎叉,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背靠着背,结成一个圆阵,互相依靠,进退有序,矛尖一致对外。那猛虎,它还敢轻易扑上来吗?”

    士卒们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索。他们都是颍川人,不少人家乡靠近山区,听过猎户对付猛兽的故事。有人喃喃道:“那……那估计猛虎也得掂量掂量……”

    “不是掂量,是不敢!”刘湛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它再凶猛,也怕被从四面八方刺来的长矛捅成筛子!我们结阵,就是把我们一百五十个人,变成一头比猛虎更可怕、浑身是刺的巨兽!”

    他趁热打铁,提起了他们共同的经历:“我们再回想一下黑风峪那一战!杜远的人马,比我们多不多?” “多!”这次回答整齐了许多。 “他们凶不凶?” “凶!” “那我们为什么能赢?靠的是我刘湛武功盖世?还是靠周队率一个人能杀光他们全部?”刘湛的目光扫过周仓,周仓配合地咧咧嘴,露出一个“那倒也未必不能试试”的凶悍表情,引得士卒们一阵低笑。

    “都不是!”刘湛自问自答,语气激昂起来,“我们靠的就是结阵!靠的是你帮我挡住侧面砍来的刀,我帮你捅穿正面冲来的敌人!靠的是令行禁止,一百多人如同一个握紧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靠的是信任,是把你的后背放心地交给你的兄弟!”

    他站起身,虽然身形不算特别魁梧,但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下,却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和心扉:

    “我们这支队伍,叫‘靖安营’!兄弟们,你们可知,何为‘靖安’?”他顿了顿,不等有人回答,便铿锵有力地说道,“靖,是平定!安,是安宁!我们靖安营,就是要扫平颍川地界上,所有祸害百姓的贼寇匪徒!就是要保境安民!让我们的父母,不再半夜被踹门声吓醒!让我们的妻儿,不再担心被乱兵掳掠欺凌!让我们脚下的这片颍川土地,重归太平,能安心种地,安稳过日子!”

    他指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暮色,看到那些受苦的村庄:“我们手中的刀枪,不是为了去欺压良善,不是为了去争权夺利,不是为了给哪个大人物当看门狗!我们是为了——守护!”

    “守护我们身后,那或许残破但却温暖的家!守护那些手无寸铁、指望我们保护的乡亲父老!”刘湛的声音带着一种灼热的情感,“也许,现在有人觉得,我刘湛在这里说的是空话、大话。是画一张大饼给你们充饥。”

    他的语气转而变得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丝赌咒发誓的狠劲:“但我刘湛,今日就在此,对着这皇天后土,对着我们靖安营全体兄弟立誓!只要我刘湛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任何一个兄弟!只要我刘湛活着,站在你们前面,就绝不会让兄弟们白白送死!我们要立的功业,是实实在在保护了百姓的功业!我们要博的前程,是让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挺直腰杆、安稳种田、不再受人欺辱的前程!”

    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朴实、最直白,甚至带着些泥土气息的话语。然而,正是这些话语,如同重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