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三章 庄园暗流与农事小试

第三章 庄园暗流与农事小试

    第三章 庄园暗流与农事小试 (第3/3页)



    荀奇的脸瞬间涨红了,想要反驳,却见荀衍轻轻咳嗽了一声,只得悻悻闭嘴。荀衍作为家主,自然清楚庄内事务,前几日刘湛指点桑农之事,他已有耳闻。郭嘉这话,虽是调侃荀奇,却也间接肯定了刘湛的价值。

    荀衍看向刘湛,目光中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刘兄见识不凡,所言皆切中时弊。日后庄中农事,或可多向刘兄请教。”

    这场清谈,让刘湛在荀家庄园初步站稳了脚跟。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收留的、有些急智的落难者,而是一个展现出务实才能和潜在价值的人物。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银泻地,将庭院中的假山、竹丛勾勒出朦胧的轮廓。刘湛婉拒了仆役的跟随,独自一人在院中散步,梳理着纷乱的思绪。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黄巾的刀光剑影,荀家的暗流涌动,未来的不确定性……都让他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随风飘来。琴音清越,初时如幽涧流泉,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思,继而渐渐开阔,仿佛月下平沙,意境悠远。

    刘湛被琴声吸引,循声走去,穿过一道月洞门,来到一处更为幽静的小园。园中有一方小池,池边水榭内,一点灯火如豆,一个窈窕的身影正坐在案前,素手调弦,正是荀妤。

    她似乎完全沉浸在琴音之中,并未察觉刘湛的到来。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清辉,侧脸线条柔和而专注。此时的她,褪去了白日的清冷自持,更添了几分娴静与柔弱。

    刘湛驻足于竹影之下,不忍打扰。他听着那蕴含着复杂心绪的琴音,看着月光下那道孤清的身影,心中莫名生出一丝怜惜与共鸣。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即便如荀妤这般出身高门的女子,恐怕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压力与无奈吧。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荀妤轻轻按住琴弦,微微叹了口气。

    “此曲意境高远,然其中似有郁结之气,荀姑娘可是有心事?”刘湛忍不住出声,同时从竹影下走出,以免唐突。

    荀妤闻声,娇躯微颤,显然吃了一惊。她抬起头,看到是刘湛,眼中的惊讶迅速化为平静,只是耳根处微微泛起的红晕,泄露了她瞬间的慌乱。她起身,敛衽一礼:“不知刘先生在此,妤失礼了。”

    “是在下冒昧,被琴音吸引而来。”刘湛拱手致歉,“打扰女公子雅兴了。”

    “无妨。”荀妤轻轻摇头,目光落在池中月影上,“只是偶有所感,随手抚琴,让先生见笑了。”

    两人一时无话,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却又奇异地并不让人难受。夜风拂过池面,荡开粼粼波光,也带来她身上淡淡的、如同兰芷般的清香。

    “那日桑园之事,还要再次谢过先生。”荀妤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比琴音更柔和几分,“按先生之法处置的几株桑树,已有返青迹象。庄中几位老农,都对先生感激不已。”

    “有效便好。”刘湛笑了笑,“能帮上忙,湛亦心安。”

    荀妤转过头,清澈的目光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明亮,她看着刘湛,忽然问道:“先生非常人。那日书院献策,今日指点农桑,所言所行,皆与寻常士子不同。妤冒昧,先生之志,究竟何在?”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刘湛沉默了片刻,望着夜空中的那轮明月,缓缓道:“湛不敢妄言大志。初时,只求乱世中存活。而今……见民生之多艰,或许,是想为这疮痍遍地的人间,尽力找寻一条能让人活下去,并且活得稍微好一点的路吧。”他的语气诚恳,没有豪言壮语,却透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荀妤静静地听着,眼眸中光芒流转,似乎在掂量着他话语中的每一个字。良久,她轻声道:“先生之心,妤似乎明白了一些。”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这荀家庄园,看似平静,实则……先生还需多加小心。”

    这近乎提醒的话语,让刘湛心中一震。他看向荀妤,她却已移开目光,俯身抱起古琴:“夜已深,妤告退了。”

    说着,她再次敛衽一礼,抱着琴,转身沿着来路款款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月洞门后,只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幽香,和池中那轮被风吹皱的明月倒影。

    刘湛独立良久,回味着荀妤最后那句话,以及她琴声中的忧思。这荀家庄园的平静水面之下,果然暗流涌动。而荀妤的态度,似乎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