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魂颍川书院 (第2/3页)
湛也被裹挟在人群中,身不由己地向外移动。他的大脑在疯狂运转:跑?往哪里跑?城外是黄巾军的天下,城内已成战场,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在这乱军之中,存活几率能有多少?难道他刘湛的穿越之旅,就要以这种滑稽而悲惨的方式,在开局几分钟内宣告结束?
    不!绝不!
    强烈的求生欲如同岩浆般喷涌,瞬间压过了恐惧。他猛地停下脚步,挣脱了混乱的人流,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急速扫过这间熟悉的学堂——散落一地的书简、笔墨、还有……墙角堆放的一些平时用来强身健体的简陋棍棒。
    硬拼是死路一条。必须靠脑子!靠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己刚才趴着的案几上,那几卷他“晕厥”前正在研读的竹简,以及旁边一块用来计算的小沙盘。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混乱的思绪。
    前世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曾为了一个历史策略类的游戏项目,深入研究过古代军事和组织管理。其中,戚继光的“鸳鸯阵”对付散兵游勇的高效,以及一些基础的战场急救和纪律维持原则,他曾印象极深。还有……原主记忆里,这颍川书院中,似乎有几位未来将闪耀史册的名字……如果能得到这类人物的认可或借助其力量……
    机会渺茫,但这是绝境中唯一可能抓住的稻草!赌一把!
    刘湛猛地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他冲到沙盘前,用颤抖却坚定的手指,迅速划出简单的鸳鸯阵示意图,标注出长牌手、狼筅手、长枪手的位置和配合要点。然后又抓起一块空白的竹简,用尽量简洁的文字,飞快地写下几条要点:如何利用书院建筑分组防御,如何设置简单的预警机制,如何统一号令,以及最关键的一条——强调纪律和协同,避免各自为战被逐个击破。
    他写的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宏论,仅仅是基于现代管理思维和一点军事常识,针对眼下这种小规模、突发性混乱的最直接应对方案。写完这些,他抬起头,目光在混乱的人群中搜寻,终于落在了那位试图维持秩序的荀衍身上。荀家是颍川士族领袖,荀衍在此刻有一定号召力。
    刘湛挤开哭喊奔逃的人群,冲到荀衍面前,将竹简和沙盘往他面前一递,语速极快地说道,声音因紧张而尖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荀兄!贼势虽大,然乌合之众,必无章法!我等若能依此简略之法,据守书院,统一号令,互相援护,或可支撑到援军到来!若四散奔逃,则如羔羊入虎口,必死无疑!”
    荀衍正被眼前的混乱弄得焦头烂额,闻言先是一愣,下意识地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起初是疑惑,但很快,他的眼神变了!那沙盘上看似古怪的阵型,以及竹简中强调的纪律、协作、预警,虽然粗浅,却直指眼下混乱的根源,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条理和针对性!这绝非一个普通学子临时慌乱的臆想!
    “这……这是你想出来的?”荀衍猛地抬头,震惊地看向刘湛。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懦弱的同窗,此刻脸上虽无血色,但那双眼睛里竟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锐利和镇定。
    周围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减弱了几分,几道目光也被吸引过来,其中包括一位刚刚从内室走出、身着素净深衣、气质清冷沉静的年轻女子。她本是听闻骚动出来查看,恰好看到了刘湛献策的一幕。她的目光掠过荀衍手中的竹简,又落在刘湛那张因紧张和决绝而显得格外苍白的脸上,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
    刘湛来不及注意这些,他只是紧紧盯着荀衍,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荀兄,没时间犹豫了!是坐以待毙,还是搏一线生机?”
    荀衍看着手中竹简,又看看眼前混乱惊恐、如同待宰羔羊的同窗,再听听窗外越来越近、仿佛下一刻就要破门而入的喊杀声,脸上闪过一丝决断。他猛地高举竹简,用尽力气大声喝道:“诸位同窗!听我一言!刘湛兄有守御之策!欲活命者,速依此策行事!违令者,逐出书院,生死自负!”
    他的声音带着荀家子弟天然的威信,如同惊雷般在混乱中炸响,暂时压住了恐慌。一部分慌乱的学子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看向荀衍和他手中的竹简。
    而献出这搏命之策的刘湛,此刻却感觉一阵虚脱,后背已被冷汗彻底浸透。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黄巾军的刀锋,可不会管他是不是穿越者。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让他保持着清醒。
    这吃人的乱世,他来了。为了活下去,他别无选择。
    “守御之策?”
    老院士荀爽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眼中燃烧的决绝火焰,又看了看周围瑟瑟发抖的学子们,终于重重一顿拐杖,苍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便依此计!书院存亡,颍川文脉,皆系于尔等之手!一切调度,听由公与(荀衍)及刘湛安排!凡我书院之人,无论师生仆役,皆需奋勇,违令者,逐出书院!”
    最后的命令带着一股悲壮的决然。
    命令一下,整个书院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混乱绝望中强行挣脱出来,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