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战董卓 (第1/3页)
众人踌躇间,黄琬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一人,当即道:
“若有此人,必可成事。”
黄琬所言正是说服吕布诛丁原明珠暗投董卓的李肃。
李肃将吕布策反后,本以为会得董卓重用,却不料董卓根本没有重要李肃的意思,所以,私下里李肃一直颇有怨言。在董卓面前,李肃不敢表露出来,但在黄琬等人面前,却毫无顾忌。但李肃毕竟是董卓旧部,所以董卓一直对李肃颇为信任。
三人一拍即合,王允私会吕布定下大计。
提起李肃,不由得让吕布想起被自己错杀的丁原,当即悔从中来,吕布恨恨道:
“昔日劝某杀丁建阳(丁原字)的正是此人,陷某于不忠不义之地,今若敢有异心,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
于是,吕布带着怒气派人密请李肃,见到李肃,吕布直言道:
“昔日,兄弟告诉我弃丁建阳而投董卓,是为天下。而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黎民,百姓遭殃,群臣受辱,恶贯满盈,人神共愤...”
吕布曾在丁原帐下做主簿,不仅武艺高强,文才也是了得,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极具煽动性。
吕布把眼瞟向李肃,见李肃眉目间亦有愤色,接着道:
“今日,公可传天下子诏召董卓入朝商议国事,我等在朝内伏兵诛之,力扶汉室,共作忠臣,你看如何?”
李肃何等聪明,他心中清楚,吕布实是一忠臣,被自已所害方有今日,此时自已若不同意,必定被其诛杀,忙道:
“奉先说的不错!谁曾想太师竟是这等人?我恨之已久,真是瞎了我的狗眼,本一心为国,却不想竟至此境地。某本早亦除此恶贼,只恨无同心之人,今奉先在此,是汉室之福,岂敢有二心?”
说罢深恐吕布不信,从吕布的箭囊中取出一枝雕翎箭一把折断道:
“如有异心,当同此箭!”
这时,王允从后堂走出拍手道:
“李大人为国为民,王允感激,将来将军必定官居显位。”
李肃见王允出来,眼前一亮,忙施礼道:
“天下人为天下事,岂敢藏有私情!”
——
次日,李肃带着数十骑随从,怀揣圣旨来到郿坞。
李肃安排人通禀董卓,掀开车帘,但见空中黑云盘旋犹若巨兽盘空。
李肃不由心惊:天呈异相,莫不是有高人即将突破一品境了?
方想至此,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跳入脑海:莫不是董卓突破了?
正寻思间,已入城内,早有人通禀:
“将军!太师有请!”
李肃咽了口唾沫,随着侍从进入院内面见董卓。
李肃入堂见到董卓,便觉双腿发软,当即拜倒在地,心中暗暗叫苦:他比以前更强了!
董卓慢条斯理一边品着香茗一边道:
”圣上说什么?”
李肃只得硬着头皮道:
“天子大病初愈,欲会众文武于未央殿中,议禅位于太师。”
董卓闻言停下手中的活,抬眼看向李肃,一双森森锐目犹如实质刺得李肃背脊发寒。
李肃头都不敢抬,挤出一丝笑意道:
“依下官之见,圣上已知自己时日无多,故有此诏。”
董卓心知肚明,这位陈留王只是条幼龙,哪禁得起自己的先天煞气?却想不到竟然这么快,但又有些不放心问李肃道:
“司徒王允怎么说?”
王允位列三公,自是要听听他的看法(当下,三公除了王允,便是董卓,原还有一位袁隗,也就是袁绍的叔父,可惜已经被董卓诛杀了)。
李肃忙道:
“王司徒已命人建封禅台,只等太师受禅。”
董卓一拍大腿喜道:
“我昨夜梦到一龙罩身,本以为是因为突破在即,不想竟是此信,真是上顺天意下服百官啊。”
说毕哈哈大笑。
——
董卓昨夜确实是梦见一龙罩身,但这梦确是大凶之兆。每逢世人逢大事,天道必会警世,因此才有梦之说。可惜董卓来自西凉,不懂五行八卦。
董卓当即起身去拜别母亲准备回京。
听董卓要回京称帝,董母不由道:
“儿啊,我今天肉颤心跳,总感觉有什么不对,莫非是不祥之兆?”
董卓笑道:
“娘,放心!儿子突破在即,长安城内再无敌手!某昨夜梦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