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美人貂蝉 (第1/3页)
嫦娥下界后,便投到了吕布的家乡,只可惜二人缘浅,却未曾相识。后来吕布随丁原做了主簿,便离开了家乡。嫦娥也自此四处漂泊,寻找吕布,她才艺双绝,不想却被王允见了收到府中,平日甚得王允心思。但今日王允心中正烦,不想竟见此光景,只当是少女怀春别有私情,不由怒道:
“贱人,敢有私情?”
貂蝉闻言忙下跪道:
“大人,贱妾安敢有私?”
貂蝉理直气壮地狡辩。
王允闻言道:
”你既无私,为何深夜在此叹息?”
貂蝉犹豫片刻,望着清冷月光道:
”心忧苍生,饥饿冷暖。”
言及此处,不由泪花泛泛,竟落了几滴清泪。貂蝉此刻心系吕布,但王允问她,她不能直言却又不能不答,于是说了句:心忧苍生,饥饿冷暖。实则,饥饿各是一个口字,双口则是吕,冷暖则是暗含布字,有布则可解冷暖。貂蝉此言,只是心忧吕布。
王允听她说得恳切,只当她当真心忧苍生,心中更觉酸楚。却未曾深思,这句饥饿冷暖,却暗寒机锋。
王允似是受不住心中压抑,他不禁抬头望向夜空。此时此刻,明月正掩于浮云之后,此情此景不由得触动心弦,忆起一桩往事。
——
昔日收貂蝉入府时,王允便听过貂蝉的不少传说。她降生于月夜,原本明月当空,随着一声坠地啼哭,月亮竟隐于浮云之间。而貂蝉所在的村子,自她降生,繁花散尽,不再绽放。嫦娥在仙界艳盖群芳,百花莫敌,又是月宫之主,自是闭月羞花。
王允思及此处,忽有所悟,以杖击地,叹道:
“谁想到,这汉室天下,竟系于你手。”
王允心中计定,忙将貂蝉引入内室,将其他从人驱逐出室。
待只有貂蝉与自己后,王允忽然拜伏于地。
貂蝉毕竟是身受王允大恩,视其如父,怎敢受此大礼,忙跪伏在地道:
“大人何故如此?貂蝉实承担不起!”
王允凝视貂蝉,只觉百感交集。
——
昔年,貂蝉入王允府中不久,便被收为义女,此中却有缘由。
当初有仙门中人赠其七星刀,更为其留下揭语:若世逢大难,则待闭月羞花之人。
自此观后世,仙家妙法可见一斑。
彼时王允年幼,闭月羞花?他始终不得其解,究竟何人能当此名?此事随时间流逝,渐被遗忘。如今,七星刀已失,礼乐崩坏,诸侯并起,乱世已现,确乃大难之际,亦是天道使然。
方才偶然抬头,见月掩浮云,随即忆起此言,低头再看,家中竟无花开。原来家中久无花开,只是他这大老爷们儿,整日忧国忧民,未曾留意。今日忆起往事方悟,眼前这女子不正是闭月羞花之人吗?
我们古时常说,貂蝉闭月玉环羞花,其实杨玉环只是碰巧触了下含羞草而得名而已,真正闭月羞花的只有这位貂蝉姑娘。
于是便有了方才之事,但见王允跪伏于地道:
“还望貂蝉可怜大汉万千生灵罢!”
将大汉基业系身于一弱女子,实是王允百般无奈,说毕泪若雨下。如今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姑娘正是能解救苍生之人,自己虽然在人间位极人臣,但此时此刻他也知道眼前这个姑娘定是来历不凡,因此才出此下策。
貂蝉毕竟是月宫的人,来到人世之间后已受了王司徒的大恩。我们前文说过,有因必有果,貂蝉此时知道这恩是必须要还的了,当即慨然道:
“大人如有使令,贱妾万死不辞!”
王允不敢起身,跪在地上继续道:
“如今董卓乱政,百姓受难,君臣遭殃。普天之下,除了你,再无人能解此围了。”
貂蝉看着他这位义父跪在地上,却也不扶也不阻拦,任由他跪在那里详述,因为她实知王允所说的事,当真是关乎天下。貂蝉自然知道董卓是什么人,妖星乱世,非凡辈所能抵挡。自己虽有仙躯,但毕竟只是靠吃了个仙丹升天的,并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修仙所得。这数千年间,自己得太阴星君庇护,虽有苦修,可惜自己终究是根基浅薄。
这修真讲究的是顿悟,每上升一个层次,均要讲究天份仙缘,嫦娥与姜子牙情况相同,根骨不好,却有仙缘。当然,嫦娥的见识是极广的,此时听了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