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第3/3页)
能不能借鉴生物神经元的稀疏激活特性?我们人的大脑并不是所有神经元同时工作的,是不是可以设计一种动态计算架构,让机器人的大脑根据任务优先级和实时环境,只激活必要的计算模块?大部分时间保持低功耗的待机状态,只有在需要处理复杂信息时才全力运转。这可能需要在芯片设计和算法层面有全新的思路。”
    “至于大模型轻量化,”她微微蹙眉,思考着,“除了模型剪枝、量化这些常规方法,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不走堆叠参数的老路?比如,探索一种基于知识蒸馏逐渐进式学习框架?让一个庞大的教师模型将其处理复杂任务时学到的经验和思维模型,逐步提炼、迁移到一个结构更简单、参数更少的学生模型上?这个学生模型专攻机器人可能遇到的具体场景,虽然通用性会下降,但在特定领域的效率和能耗可能会得到极大优化。当然,这需要非常精巧的算法设计和大量的训练数据…..”
    她越说,思路越流畅,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实则都围绕着核心问题,并且指向了理论上可行的研究方向。
    她甚至提到了“仿生脉冲神经网络”在低功耗事件驱动计算上的潜力,虽然只是概念性的提及,但也足以显示她涉猎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
    包间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目光聚焦在傅佳羽身上,仿佛在聆听一场顶尖的技术研讨会报告。
    他们眼中的轻视和好奇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震惊、欣赏,乃至一丝钦佩。
    徐野更是如此。
    他怔怔地看着傅佳羽,看着她因为投入思考而微微发亮的脸庞,听着她清晰而有见地的阐述,内心受到的冲击无以复加。
    他一直以为她只是个被父母安排、懵懂无知、只会死读书的“傻白甜”,甚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和嘲讽看待她的努力。
    她不是温室里需要人呵护的菟丝花,她是一株正在积蓄力量、准备破土而出的新竹,拥有着超越他想象的潜力。
    傅佳羽说完,见大家都沉默地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微红,小声道:“我就是随便想想……可能太理想化了,实现起来很难……”
    “不!”那个戴黑框眼镜的技术负责人猛地开口,语气带着激动,“傅小姐,你的想法一点也不理想化!尤其是关于动态计算架构和知识蒸馏的方向,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太有价值了!”
    徐野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他拿起公筷,夹了一块甜点,放到她面前的碟子里,动作有些生硬,却不再是之前的嘲讽语气,而是带着柔和与肯定:
    “吃饭。想法很好,以后……可以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