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养傍尖儿 (第1/3页)
林知微是在周四的下午,接到王璐电话的。
“喂,您好。”
“林同志吗?我是王璐。”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很清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林知微的心跳瞬间漏跳了一拍。
“好消息,”王璐没有兜圈子,“社里开会讨论了你的方案,领导们基本同意了。”
“真的吗?王老师,您是说……真的同意了?”
“嗯,不过有些细节还需要再敲定。”王璐的声音很沉稳。
“你明天有空吗?来出版社一趟,我们把合作协议的具体条款定下来。”
“有空,当然有空!” 林知微几乎是立刻答应。
“那就明天上午十点,还是我的办公室。”
“好的,谢谢您!太谢谢您了王老师!”
挂了电话,林知微在原地站了好几秒钟,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听筒放回原位。
成了!
第二天上午,林知微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出版社。
还是那间堆满了书稿的办公室,王璐已经在等她了。
与上次的严肃审视不同,王璐这次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桌上摆着一份刚刚打印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协议草案。
“来,林同志,坐。”王璐示意她坐下。
“我们一条一条过一遍。”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两人以前所未有的高效,仔细讨论了协议的每一个条款——从办刊宗旨的官方表述、内容的三级审读流程,到财务分配方案的结算方式、人事管理权限和办公条件的提供……
当谈到人员编制时,王璐翻到协议的第三页,用笔点了点其中一条:“关于编制,社长特批了。我帮你争取到了两个正式名额。”
林知微愣住了,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两个?”
她原本的设想是,能给主编争取一个编制,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她从椅子上站起来,郑重地鞠了一躬:“王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这两个编制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她是真心实意的感激。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在当下这个年代,这代表着一种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有了这两个编制,她去其他地方挖人的底气就足了。
王璐摆摆手,笑着说:“我跟你嫂子书艺都是从一个大院儿里长大的,她托我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