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我也想守护怕黑的小朋友 (第1/3页)
秋阳迷彩里的并肩影
九月的秋阳依旧带着灼人的力道,把青藤中学的塑胶操场烤得泛出淡淡的焦味,踩上去每一步都像是贴着暖炉。高二(24)班的军训队伍里,陈义繁抹了把额角的汗,迷彩服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成深褐色,却半点没影响他的动作——站军姿时脊背绷得笔直,和身旁的白迅几乎连成一条直线,连握拳的力度都像是经过默契校准。
“都给我稳住!还有五分钟!谁的腿再晃,全班陪你加练!”教官拿着教鞭在队伍旁踱步,粗哑的声音被风卷着,落在每个人耳边。陈义繁眼皮都没抬,却能精准地感觉到身旁白迅的状态——那人呼吸平稳,连鬓角的汗都只是缓慢滑落,不像他,鼻尖上已经挂了细密的汗珠。
“昨晚又熬到后半夜?”陈义繁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嘀咕,语气里带着点熟稔的嗔怪。他太了解白迅了,自从转来这个班三个月,两人成了同桌兼“搭档”,白迅熬夜刷题的习惯就没瞒过他。
白迅嘴角几不可查地勾了勾,同样压低声音:“最后一套数学真题,还差两道大题。你今早是不是又没吃早饭?闻着你身上只有薄荷糖味。”
陈义繁噎了一下——今早赶时间,确实只塞了两颗薄荷糖,没想到被白迅精准捕捉。正想反驳,就见白迅的肩膀微微晃了一下,指尖悄然攥紧了迷彩服的衣角。陈义繁心里一紧,不用看也知道,这是白迅低血糖的老毛病犯了,昨晚熬夜加上今早估计也没吃多少,又晒了这么久,肯定撑不住。
他不动声色地往白迅那边挪了小半步,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对方的胳膊,同时把重心往那边偏了偏,隐晦地撑住他的力道。“撑住,还有三分钟。”他低声说,另一只手悄悄摸向口袋,攥住了那颗早就备好的水果糖——是他特意给白迅备的,知道这人低血糖犯了吃这个最管用。
白迅会意,借着他的力道稳住身形,微微点头示意。阳光透过两人之间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陈义繁攥着糖的手背上,暖得发烫。
终于等到教官喊“休息”,队伍里立刻爆发出一片此起彼伏的呻吟声。陈义繁拽着白迅就往操场边的香樟树下跑,动作熟稔得像是做过千百遍。“坐这儿,快。”他把白迅按在树荫下的石阶上,立刻掏出那颗水果糖,剥了糖纸塞进对方嘴里,又拧开自己的水壶递过去,“慢点喝,别呛着。”
白迅含着糖,清甜的橘子味在口腔里散开,头晕目眩的感觉渐渐缓解。他靠在树干上,看着陈义繁蹲在旁边,伸手替他拂去肩上沾的草屑,忍不住笑:“每次都被你抓包。”
“谁让你总不爱惜自己。”陈义繁瞪了他一眼,却还是从背包里翻出一小袋全麦面包,“诺,我妈今早塞的,本来想留着下午吃,给你了。”这面包是白迅喜欢的口味,没有过多甜味,却很顶饿,陈义繁每次都特意让妈妈多备一份。
两人正说着,几个同学凑了过来,手里拿着矿泉水和零食。“繁哥,迅哥,你们俩又凑一块儿呢?”戴眼镜的林宇递过来两瓶冰矿泉水,“刚去小卖部买的,快拿着凉一凉。”
“谢了。”陈义繁接过水,转手就拧开一瓶递给白迅。旁边的女生打趣道:“你们俩真是比连体婴还亲,陈义繁刚转来的时候,谁能想到你俩能好成这样?”
陈义繁想起自己刚转来的时候,因为陌生环境有些拘谨,上课不敢主动发言,数学题更是跟不上节奏。是白迅主动把自己的笔记推过来,课间拉着他讲题,午休时带他熟悉学校的食堂和小卖部,不到半个月就把他“带熟”了。而白迅呢,看似高冷不爱说话,却总在陈义繁体育课跑不动时等他,在他忘带文具时默默递过来,两人的默契就这么在一点一滴里攒了起来。
“那是,也不看是谁。”陈义繁笑着拍了下白迅的肩膀,白迅也跟着点头,眼里带着浅淡的笑意:“他数学进步快,教着也省心。”
休息时间快结束时,教官吹哨集合,宣布接下来练齐步走的“双人配合”——两人一组,步伐、摆臂必须完全同步,不合格的就留下来加练。陈义繁和白迅自然成了一组,站在队伍前列。
“齐步走!”教官的口令落下,两人同时迈左脚,手臂自然摆动,步伐大小分毫不差,连手臂抬起的高度都一模一样。阳光照在他们身上,两道迷彩身影并肩前行,脚步声整齐得像一个人。
“好!这一组最标准!”教官忍不住喊了声好,“白迅节奏稳,陈义繁跟得准,你们俩给大家做个示范!”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再次迈开脚步时,陈义繁刻意跟上白迅的节奏,偶尔白迅会悄悄放慢一点速度,配合他的步频。示范结束后,林宇凑过来一脸羡慕:“你们俩这默契是练过的吧?我跟我搭档走得跟顺拐似的。”
“多练练就好了,实在不行,让白迅教你两招。”陈义繁拍着林宇的肩膀,白迅也笑着补充:“关键是听对方的脚步声,找到节奏就容易了。”
中午解散后,两人一起去食堂。白迅熟门熟路地拉着陈义繁走到三号窗口:“今天有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快点点。”陈义繁也不含糊,报了菜名,又转头问白迅:“还是番茄炒蛋和青菜?”“嗯。”白迅点头,又加了句,“再打两碗绿豆汤,冰的。”
找位置坐下后,陈义繁把自己碗里的排骨夹了几块给白迅:“你也多吃点,下午练正步耗体力。”白迅没推辞,反手把番茄炒蛋里的鸡蛋都拨给了他:“你爱吃这个。”旁边桌的同学看到这一幕,早已见怪不怪——这两人吃饭时互相分菜,早就成了食堂的固定风景。
下午的正步训练堪称“煎熬”,教官要求踢腿定型保持三分钟,还要做到“脚面绷直,离地二十五厘米”。陈义繁的右腿抬到半空,没过两分钟就开始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