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一棵树的改天换地 (第2/3页)
怀疑景平帝的真诚,因为在当下这个危险的节骨眼,景平帝敢主动联络自己这个明面上的叛徒,并亲身来见,只这举动,便已无须再证明!
“陛下……臣……臣……”
见他再次失态,李明夷忙笑着安慰,将他搀扶在椅子上坐下,自己也搬了一把椅子过来,二人隔着一根烛台相对而坐。
李明夷等了一会,直到谢清晏慢慢平复情绪,恢复仪态。
他才故作失落地说道:
“其实,谢卿今日肯来,朕已十分感动。毕竟,如今这天下,已是赵贼的天下,朕……无非一个被通缉海捕的罪人罢了,身边可用之人,更屈指可数……”
谢清晏忙打断道:
“陛下!南周未亡,这天下尚有许多仁人志士,忠于我大周之臣!陛下既还保全龙体,一切便还有希望!”
他担心,这位年幼的帝王,遭逢大变,如先帝一般失去心气。
尤其……据说对方本就性子软弱。
李明夷勉强笑了笑,而后说道:
“谢卿不必担心,朕哪怕为了活下去,也断不会轻生。”
与此同时,他伸手入怀,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将其缓缓打开,里头赫然是一枚温热的枣糕。
他笑道:“昔日,谢卿入宫与朕见面,朕曾奉上枣糕。今日大难之后,你我君臣再相逢,朕已身无长物……身边,更缺少可用之人,此番召卿前来,更只想问一句。”
他将枣糕递到谢清晏面前,低声道:
“朕如今处境可谓如履薄冰,谢卿,你说……朕可还能走到对岸么?”
谢清晏怔怔地看着面前那廉价的枣糕,眼眶再次温热,他骤然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目光已是决绝般地坚定。
他双手珍重地接过枣糕,郑重其事:
“臣食君之禄,无以为报,唯有这一身铁骨,愿为陛下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成了!
李明夷心中蓦然一松,知道这第一个旧臣,已成功召回。
而君臣表明心迹后,也知时间紧迫,很快收拢情绪,谈起正事。
谢清晏先是一番陈述,表明了自己投敌的意图,乃是为了保护救助其余入狱的旧臣。
而后才试探地问道:
“敢问陛下为何还在京中?臣在外头,听闻陛下当日与太后等人成功逃出城去了。”
李明夷闻言,有些悲伤地说:
“此事说来话长,那一日,叛军攻入皇宫,朕与祖母、端王等人从密道逃出皇宫,本想寻赫连屠统领,却得知偌大京师已全然沦陷,更有追兵在后头。
无奈之下,祖母说,她与端王带着其他人出城,以引走叛军,让朕带着些许内卫在城中躲藏起来,再寻机会离开……”
谢清晏听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