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御前问策 (第2/3页)
法度严谨,非寻常书生所能为。你师从何人?”
“草民乃寒门自学,并无师承。”顾云舟道,“些许浅见,不过是多看、多听、多想,从中总结规律而已。”
“规律?”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鹰,“那你告诉朕,依据你的‘规律’,太子与靖王,谁更适合继承朕的江山?”
问题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大殿!
顾云舟后背瞬间沁出冷汗。这是送命题!无论他回答谁,都将彻底卷入夺嫡漩涡,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中飞速运转。皇帝此问,绝非真要他选择,而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他的智慧,乃至他的野心。
“陛下,”顾云舟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草民以为,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在于制衡。太子乃国本,需稳;藩王乃屏翼,需强。强弱相济,朝局乃安。若一方独大,则平衡打破,非国家之福。”
他避开了具体人选,只阐述帝王心术。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归于平静:“好一个平衡之道。那你在这平衡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草民愿为陛下手中,度量平衡的那杆‘秤’。”顾云舟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不偏不倚,只据实而言,为陛下提供另一种看待局势的角度。”
“据实而言?”皇帝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却带着冷意,“朕如何知道,你据的,是实言?而非……靖王之言?”
终于问到了核心。
“因为草民所求,与殿下所求,并非完全一致。”顾云舟坦然道,“殿下求的,或许是那个位置。而草民求的,是施展平生所学,是见证一个更加强盛的大梁,是……天下百姓,能因草民微薄之力,稍得安生。”
他将自己的格局放大,超越了党争,直指江山社稷。这是冒险,但也是唯一能在多疑的皇帝面前取信的方法。
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皇帝站起身,走到顾云舟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那目光如同深渊,能将人的灵魂吸入。
“顾云舟,你很有趣。”皇帝缓缓道,“你的话,朕姑且信三分。朕给你一个机会。”
他回到御案后,取出一枚玄铁令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