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禁书难禁人心向,江州义救引风 (第2/3页)
事背景,它更像是一种口号,一种精神,直接叩击着人们心中那份对“义气”与“反抗”的原始向往。伴随着这歌声一同传播的,还有梁山好汉如何屡破官军、如何替天行道、如何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种种事迹,引得无数不得志的汉子心驰神往。高俅能禁了一本书,却禁不了这朗朗上口、直抒胸臆的歌声,更禁不了那在底层汹涌澎湃的暗流。
在这股风潮的席卷与禁令的打压下,一位在东京颇有名气的说书艺人阎公,便成了这时代浪潮中的一片浮萍。他尤其擅长演说《呼家将》,凭借此书赢得了不少喝彩与钱财。如今禁令一下,他不仅失了谋生的手段,更因名气太大,被官府重点“关照”,难以在东京立足。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老妻阎婆和正值妙龄、颇有几分姿色的女儿阎婆惜,离开了繁华却是非之地的东京,辗转南下,希望能在外地寻个安身立命之所。
一路颠沛流离,盘缠将尽,好不容易到了江州地界,阎公却因积劳成疾,加上心中郁结,一病不起。为了治病,仅剩的积蓄也花了个精光,最终也没能挽回性命,撒手人寰,只留下孤苦无依的阎婆与阎婆惜母女二人。
为了生计,阎婆只得带着女儿,在江州城的酒楼茶肆间,靠着婆惜唱些小曲,换取微薄的赏钱,艰难度日,形同乞讨。
这一日,母女二人在一处酒楼卖唱,恰被本地一霸,“小遮拦”穆春带着几个手下撞见。那穆春本是江州一富户子弟,与哥哥“没遮拦”穆弘仗着家中钱财,结交官府,养着一帮闲汉,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无人敢惹。他见阎婆惜虽然衣衫简朴,却生得眉目如画,楚楚动人,顿时色心大起。
“嘿!小娘子唱得不错!跟爷回府,专门唱给爷听,保你吃香喝辣,强过在此抛头露面!”穆春嬉皮笑脸地上前,伸手就要去拉阎婆惜。
阎婆吓得连忙拦住,苦苦哀求:“大爷行行好,我们就靠这个混口饭吃……”
“滚开!”穆春一把推开阎婆,示意手下,“把这小娘子给我请回庄上去!”
几个恶奴如狼似虎地扑上。就在此时,邻座一条大汉猛地站起,喝道:“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此人身材健硕,面色微黄,正是流落至此的好汉“病大虫”薛永。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挥拳便与穆春及其手下打在一处。
薛永武艺不俗,拳脚刚猛,瞬间放倒了两个恶奴。穆春见状,自知不敌,一边缠斗,一边命人速去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