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调研 (第2/2页)
中午在企业食堂简单用餐后,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林窈的手机再次响起,是林母发来的消息,是一份详细的电子表格——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亲友名单初稿。
林窈点开仔细看了看,人数、关系、联系方式都列得很清晰。
她回复道:【收到,妈辛苦了,名单很清晰,我先存好。】心里感慨,母亲做事还是这么细致周到。
下午,他们又走访了一家新材料公司。
这家公司正处于从实验室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的关键阶段,对技术数据和市场数据的依赖度极高。
在与技术总监交流时,李老师着重询问了他们在技术迭代过程中,数据如何支撑决策。
林窈则更关注数据流动中的实际障碍:“总监,在你们与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时,涉及到核心实验数据和工艺参数,数据的共享和保密是如何平衡的?有没有因为数据安全问题,影响到合作深度或进度的案例?”
她的问题精准地切入了产学研合作中的普遍难题,技术总监打开了话匣子,分享了其中的困扰和尝试的解决方案。
回程的路上,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暖橙。
李老师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感慨道:“今天这两家企业,很有代表性啊。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口,对数据要素的需求很迫切,但面临的障碍也不少。”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带着由衷的佩服:“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上次周书记来院里调研时,听我们汇报时提的几个问题,比如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数据安全与流通的平衡点,都问得非常到位,一针见血。真是年轻有为,对经济工作的把握很深刻。”
林窈心里微微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专注地听着。
李老师夸完市委书记,又把话题转回到林窈身上,语气充满了欣赏:“小林,你今天的表现也很棒!问题抓得准,反应快,咱们俩这配合打得不错。
看来以后得多带你出来跑跑调研,你这股钻劲儿和敏锐度,很适合做实证研究。”
林窈谦逊地笑了笑:“谢谢李老师夸奖,是您引导得好,我还要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