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突破 (第1/3页)
项目组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讨论会、协调会密集召开。
林窈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高强度的团队,她依旧话不多,但每次开口,必然是基于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提出的建议也总是切中要害,且措辞委婉,让人易于接受。
这天上午,项目组就某个关键领域的扶持政策方向进行深入讨论,各方意见有些分歧,会议陷入僵持。
主持会议的孙秘书长眉头紧锁。
林窈默默调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几组对比数据和分析图表,在得到孙秘书长示意后,她走到投影前,没有直接评论任何一方的观点,而是将几种不同政策取向可能在就业、税收、产业链带动等方面产生的量化影响,用最直观的图表呈现出来。
“各位领导,这是我根据现有数据和几种常见模型模拟出的不同政策侧重点可能带来的影响预估,”她的声音清晰平和,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数据模型本身有一定局限性,仅供大家从不同维度参考。”
她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把各种可能性及其潜在后果,用数据“翻译”给大家看。
原本争执不下的几个负责人,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对比,渐渐安静下来,开始基于这些更量化的依据进行讨论。
会议结束后,孙秘书长长舒一口气,对正在收拾电脑的林窈赞许地点点头:“小林啊,你这个数据可视化做得很好,很说明问题。以后这类讨论,可以多准备一些这样的材料。”
“好的秘书长,我记下了。”林窈微笑应答,宠辱不惊。
中午在食堂吃饭,同桌的几位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